新华网沈阳12月31日电(记者 王炳坤、杜学静)
2004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实现历史最好水平,过热行业投资明显回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老工业基地振兴第一年,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央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东北三省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2004年是东北地区全面实施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也恰逢国家宏观调控重要举措出台。
作为新中国著名的粮仓,东北地区2004年的表现不俗。黑龙江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313.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吉林省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背后,是宏观调控政策下农民积极性的提升,农业投入的加大。
仅黑龙江省,2004年省财政直接投入的支农资金达到6亿多元,用于农业科技成果创新、推广和转化,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辽宁省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前10个月新增农业贷款84亿元,是历史同期增长最多的一年;吉林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果显著。这一年,东北三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近1000万亩。
宏观调控的另一要义在于,利用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防局部地区、个别行业发展过热。“东北振兴急需加快发展步伐,但是如何协调好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协调发展已成为东北绝大多数负责人的共识。
老工业基地振兴伊始,中央就提出东北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而国家实施的这一轮宏观调控,力求革除发展中的弊病,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二者对经济运行内在的要求不谋而合。
东北三省基于各自优势,对产业布局都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辽宁省将建设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黑龙江省则加紧打造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林工业六大基地。吉林省突出新时期市场和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
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避免滥铺摊子,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宏观调控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东北三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方针要求,以钢铁、电解铝、水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培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为重点,对所有在建、拟建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审核。仅辽宁省就清理出不符合要求项目104项,其中28项被停建或取消;全省162个各类开发区(园区)撤销了82个,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211件,收回土地40.6公顷。
2004年,黑龙江省六大基地建设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左右。通过加大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改造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效应进一步显现。吉林省截至11月末,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0.25亿元,同比增长21.7%;城镇以上项目的到位外资26.36亿元,同比增长2.4倍。而辽宁省围绕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建设,已有145个项目入围第一、第二批国债计划,总投资将超过600亿元。辽宁省还提出要建成中国北方精品钢材基地,全面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集中钢铁产能,将钢铁大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强省。
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在宏观调控中找准方向,努力升级产品,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取得了明显效果。鞍钢集团公司在2004年自主开发了国内最高级的X80管线钢宽厚板,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合作生产轿车面板,首次出口北美市场。鞍钢出口钢材140万吨,位居全国钢铁企业首位。哈电集团提升核心装备、核心部件制造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2004年工业总产值将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以上。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