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吉林频道2月4日电 据吉林省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2003年吉林省企业投、融资能力增强。1-12月份,全省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全省建设单位累计到位资金899.3亿元,其中,国内贷款110.5亿元,增长28.0%;自筹资金559.4亿元,增长36.2%。“企业投、融资能力增强,表明吉林省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有所改善,并且逐步‘发力’。”在谈到吉林省企业“造血”功能这一话题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冬林教授谨慎地用了“改善”、“发力”等词。
“输血”只是一个补充
不可否认,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从首批启动的100个项目来看,只有那些机制新、善于“造血”的企业才能获得国家的青睐。但吉林省现有企业的“造血”功能到底如何呢?“吉林省绝大多数国企,甚至一些民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或银行贷款,处在靠‘输血’的生存状态。”对于这个问题,宋冬林教授直言不讳。“其实企业的‘造血’和‘输血’是紧密相关的。‘造血’是企业生存的第一前提,‘输血’只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一个企业可以靠‘造血’生存下来,但却不能靠‘输血’过活。可以肯定地说,对那些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来说,再像过去那样靠跑贷款、上项目等‘输血’办法,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宋冬林教授说。
想“造血”就要改制
人的造血功能是维持本身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企业也是同理。亿达集团有限公司孙荫环董事长告诉记者,东北三省想要抓住这次振兴的机遇,不能仅靠政府政策、资金扶持,这些毕竟都是外力。应该在国家“输血”的基础上,恢复自身“造血”功能。
对此,宋冬林教授说,吉林省企业要想恢复“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力”,当前就要明晰产权关系,加速企业改制。如果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不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话,实际上新瓶装的依然是老酒,企业的扭亏为盈和持续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支持,国家投再多的钱也是“打水漂”。“另外,过分地追究企业的‘原罪’也不利于企业‘造血’功能的加强。”宋冬林教授补充说,如果过分追究企业“原罪”,就会使一部分财产转移,或疯狂地进入消费领域,而不是进入生产领域。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