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售60家国企
●重庆:1000亿国资等待买主
●深圳:国企国际大招标
●江苏:国资全线退出
□本报记者周春明/文王凡/摄 西安,本周宣布将出售60家国企;重庆,1000亿国资等待买主;深圳,将推出第二批约50家国企进行国际招标;江苏,拟从中小国有企业全线退出……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为今年四项改革之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浪潮,这预示着中国20年来的国企改革进程将出现重大突破。
中国国企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十分复杂:改革进程在各地不平衡,大中型企业改制缓慢……这些状况阻碍了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因此国有企业的效率至今仍然十分低下———国有企业占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70%和其它资源的大部分,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只有30%左右。 国有企业长期的低效益与部分严重亏损的状况,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国有企业尽快改革到位刻不容缓。
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企改革赋予了新的指导思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企改革将在两个方面出现重大突破:一,国有资本将陆续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国家只保留少量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垄断性行业;二,奉行了20多年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国资管理体制也将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国家所有,分级产权”的管理体制。
这一涉及10万亿元国有资产的巨大嬗变,标志着近20年艰难而曲折的国企改革逐渐进入收官阶段———正如西安市经济委员会企业改革处处长王立安所言,“时间不允许国企改革打持久战和拉锯战,越往后推,国企改革的成本将会成倍增加,因此留给我们的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
退出竞争领域
从最近全国各地的国企改革模式看,其宗旨是使国资从竞争性行业逐渐退出。
“西安此次拟出售的60家国企,全部是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按照十六大和中央的精神,退出成为必然。”王立安说。 据透露,西安拟出售的60家企业资产总额为80.62亿元,负债59.89亿元。其中,既有严重资不抵债的停产半停产或者是亏损企业,也有资产质量优良的明星企业,如标准股份控股股东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电机厂等。
据悉,出售60家国企只是西安新一轮国企改革迈出的一小步。目前西安国有工业资产共1054.36亿元,其中中央直属企业404.53亿元,省属170.4亿元,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净资产约499.42亿元。下一步,西安市将挂牌出售500亿元市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
“两年内,西安市属工业国有资本将从竞争性行业中全部退出,只保留少量国有资本,而无一家纯粹的国有企业。”西安市经委主任张普会说。
在退出方式上,西安市拟将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部分产权,在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出让。“不管是国际的、国内的、民间的企业,有实力的都可以投标。”张普会说。
据介绍,下一步西安将利用外资、法人间相互参股、非公有制及民间资本入股、职工持股、债务重组、股票上市等多种方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建立劣势企业的逼退机制。对劣势企业实施兼并、破产、关闭、承包、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快优胜劣汰步伐。
在西部的另一城市———重庆,总额高达1000亿元的国资也正在等待着买主。
重庆产权交易所获得授权对1000亿元国资进行交易,因此重庆将配套出台《重庆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办法》出台。”重庆产权交易所总裁莫景杰言辞之间略显焦急。
根据正在起草中的《办法》,重庆市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产权交易必须进入重庆市产权交易所交易,3至5年内,1000亿元国资将全部变现。
在国资大规模退出方面,在西安和重庆之前,深圳已经率先施行———该市相比于全国其它地区,国企改革较早,也较为成功。
2002年8月,深圳市宣布对能源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食品总公司和公交集团等5家比较成熟的大型企业实行国际公开招标,出售部分国有股权,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而在2003年,深圳将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第二批国际招标企业名单,并使国有企业国际招标的范围逐步扩大。
深圳市国资办主任贾和亭透露,深圳市国资办初步考虑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拿出30-50家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到中国产权网上公开挂牌出售。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再有10-15家国有企业与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
。 贾和亭称:“目前深圳市国资办正酝酿出售企业名单,待深圳市国资委批准后即可网上挂牌。出售企业最多保留20%的国有股权,部分企业将全部出售。”
据称,今后深圳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将不再新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投入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进入或完全进入的领域;二是其它经济成分不愿进入或没有能力进入的领域。
另外,深圳市还将制定并实施《深圳市上市公司重组总体方案》,以加大上市公司重组力度,改善上市公司质量。“通过2至3年的努力,重点对市属39家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做强做大一批、整合优化一批、出让减持一批、摘牌退市一批,从根本上提高深圳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经济强省江苏,也力图在2003年改变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的现状。
江苏省已经制定出了国企改革的方案。原则是: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目标是:国资从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中退出,国有大型企业调整到270家以内———江苏省国有工业企业共有3322户,其中中小企业2985户,大型企业337户。
抓大放小
政府只应当控制一小部分公司———这是中国国资管理需向世界学习的经验。
高伟彦和张春霖,这两位世界银行驻北京代表处的专家,在近期举行的“国有企业中国家股权的管理:十六大以后的改革议程”国际研讨会上阐述了上述观点。
“国际上国有企业良好运行的核心是集中关注大型国有企业。” 所有世界较成功的国有企业管理政体,都仅负责管理数量相当少的国有企业———新西兰为16家、瑞典59家、新加坡20家。
反面的例证是,意大利国营工业持有公司IRI在大约500家公司中拥有自己的利益,曾是整个西方国家中最为庞大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但它被证实为一场大灾难,其破产清算时间超过8年,最后IRI以结束营业收场。
有国企改革专家指出,如果中国期望获得同国外类似的先进管理水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到90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实上,中国政府的决策和学者的理论是一致的。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抓大放小”的决策,而在十六大和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抓大放小”政策的延续: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西安、重庆、深圳、江苏等地正在施行的“国资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改革措施,事实上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把精力和资本集中到少数国有大型企业身上。西安市属500亿国资中,今后只保留少量国有资本;江苏省的最终改革目标是,将国有大型企业调整到230户以内,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1%。而中央同样如此,在全国9000家国有大型企业中,中央仅集中管理其中的大约1200家。有分析人士称中央今后不会增加直接管理企业,因为目前中央政府管辖的1200家企业,关系到国家命脉和安全的企业,比如石油、石化、电气、电力等,都是在中央政府控制下。 不过,即便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中管理的仅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一小部分,但其总数量仍相当于瑞典的150倍,新加坡的450倍,新西兰的560倍,因此要成功地管理价值如此庞大的国有企业资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由于中国对国资的管理涉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组织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国家机关,政出多门和互相推诿的弊端注定导致国资管理的混乱和低效,因此中国需要对现有的国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相关报道:由账房到东家的变革
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思想:一,解决国有资产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建立起管市场﹑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二,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更充分地履行出资人职能﹐组建竞争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指导思想的最新注释是:
一、在中央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以往的各个国家机关统一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
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将改革为“国家所有,分级产权”,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的国资改革方案将使得地方政府从以往的“账房”转变为“东家”。
事实上,如果单从机构设置上看,中央拟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较早前,国企改革较成功的深圳和上海等地已经成立了类似机构。
分析人士称,无论深圳、上海,还是珠海,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不过是一个账房———国资委只不过是一个高层议事机构,主任是市长或者是其它领导,各个经济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是国资委的构成人员,国资委不定期开会,主要针对国有资产管理运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但是这种机构属于虚体委员会,不是实的,平常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很少开会。所以类似于账房,并不是东家。
来源:全景网络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