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经济智库 - 正文

全国政协常委、哈电董事长斯泽夫:面对世界经济衰退,我们的选择

发布日期:2020-05-21编辑:国有经济点击:
今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先后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可谓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世界大战。这场席卷全球的突发疫情,为人类安全和全球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当前,尽管中国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因此愈演愈烈的海外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可能会从短期延伸到中期,这将给中国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明显压力。


继续开展全球防疫合作,才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



1.加强国际合作,打好人类防疫战
病毒没有国界,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想打败病毒,就必须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携手作战。
击败病毒和保卫民众健康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当前,世界各国应该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分享经验,畅通资料共享,增强医学交流。各国要将卫生费用支出优先用于检测设备和医用口罩等防护设备、保障和提高医生及护士薪酬、确保各国医院和临时诊所正常运转上。各国要谨慎地重新分配有限公共资源,有能力的国家,要加大医疗物资生产力度,努力保证食品等生活物资供应。必须凝聚所有国家政府、企业、社区、国际组织等方面力量,共同采取行动,保护人类生命和生计。
2.加强中美合作,积极为国际防疫做出贡献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有责任和义务在疫情防控战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疫情暴发后,西方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不仅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国阻击战赢得的时间窗口,没有认真地参考中国疫情防控的宝贵经验,反而无端指责中国,以至于疫情大面积暴发。据报道,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6时30分,美国累计确诊1346163例,累计死亡80297例。
沉痛的事实再次证明,面对新冠病毒的入侵,再强大的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美国应该抛开成见,联手中国,才能真正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
3.“扶弱”之战,不让短板成为全球防疫的“漏点”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165752例,累计死亡285445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认为,要想在全世界范围内打赢防疫之战,不仅取决于大国强国的努力,更取决于国力相对较弱国家的努力。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只要一个国家的疫情没有控制好,疫情就可能在全球重新蔓延。所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战,也是“扶弱之战”,不但要求全世界联手“抗疫”,而且要积极扶持支持那些防疫能力、医疗能力比较弱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当然,在对外援助问题上,中国一是要积极参与,二是要量力而行。
4.新冠肺炎对世界经济的打击还在进一步扩大
我们注意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力较弱的国家打击极为沉重,同时对他们的经济影响也更加巨大,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多数地区的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5.中国经验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有关经验做法可以为全世界所借鉴。当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向全国开始蔓延时,全世界对这一新型病毒都缺乏基本认识,因此早期武汉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但很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稳住了阵脚,以强大的医疗防护产业制造能力,直达小区的管控能力,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对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表示赞赏。他表示,中国采取的措施体现了政策优势,动员起了全体中国人民,中国防疫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学习。



做好精准防疫,全速恢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1.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疫后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但是相对于民众需求和国家战略目标来说,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比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政府调控力度。这次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在重大危机面前,只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尽快解除过度隔离措施,恢复市场活力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战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是我不赞成许多地方政府“过度防疫”的做法,特别是少数地方政府还要要求外来人员“一律隔离14天”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许多地方政府的过度防疫,有懒政、怠政的嫌疑,也给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运营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将使党中央“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
3.精准防疫,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
从当前世界疫情发展形势来看,防疫工作可能将是长期的、常态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各项措施应该考虑长期效果。为此,疫情防控更应该强调“精准施策”,应该在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狠抓防疫措施落实,把责任落实到企业、社区等。
比如,哈电集团为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生产进度,从大年初四开始,几乎没有停工一天。同时,我们注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领导如履薄冰。截至目前,哈电集团5万多职工及家属无一人感染,同时我们一季度取得了开门红,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
4.采取大规模、及时、有针对性的财政和金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恢复经济能力
当前,中国的大企业复工复产快,小企业复工复产慢。但是,大企业产业链错综复杂,大多涉及中小企业,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如果持续不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将影响到大企业的复工复产。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对最脆弱群体的工资补贴和现金转移支付,扩大失业保险和社会援助范围,以及临时调整信用担保和贷款条款等。我注意到,部分措施已经在第一轮政策支持中得到落实,现在国家应重点研究第二轮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刺激政策措施。我们需要防止流动性压力演变成偿付问题,同时避免对经济造成重创,进而加剧经济复苏的难度。


发挥新发展理念优势,积极应对“逆全球化”


1.加大改革力度,改善中国投融资环境,让中国经济的吸引力抵消逆全球化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战已成为两种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的“PK”。这三个月“PK”结果已经出来了,中国的体制优势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但是随着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冲击不断加大,逆全球化势力必然会再度抬头,美国等政府也采取措施,要求本国企业回国办企业。要对冲这种逆全球化的势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改革力度,改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向世界张开怀抱、表露诚意,从而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2.积极扩大内需,加强中国经济內循环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现在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重大变化。总体上看,这对中国两头在外的经济结构不利。我认为,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好办法。中国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经济的优势,也是内循环的基础条件。
3.重塑中国产业链、企业供应链,加快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
积极主动重塑中国产业链、企业供应链,加快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尽管中国在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但是反华势力不会心甘情愿看到中国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下大力气完善中国自己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绝不能在产业上受制于人。要重塑中国产业链、优化企业供应链,构建更加安全的经济体系。所有涉及到国家重要领域的,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的,都要解决进口替代问题,要积极组织力量,限期解决“卡脖子”工程技术。
4.积极研究货币政策,特别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首先,我们要减轻金融体系压力并避免风险蔓延。过去十年,银行积累了更多资本和流动性,其韧性将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当前,金融体系正面临严重压力,货币刺激和流动性不足,中小企业破产等,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其次,为刺激经济,各地方政府加大了发债力度,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给人民币全球化带来机会,中国一定要积极利用这个机会,使人民币尽快实现国际化。


高度重视重塑国际法律体系建设问题


1.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高度重视涉外法律问题
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大国体制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世界格局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国际法律体系和300年来西方建立起的游戏规则冲突等深层次问题。为此,中国应该从法律高度重视“重构国际秩序”问题。
现在世界的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西方主导的,在国际贸易中,许多游戏规则对中国企业不利,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法律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西方许多法律已成为其保护市场的手段,中国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个别企业无法与西方周旋,需要国家层面加大参与和支持保障力度。
疫情爆发以来,国际法律纠纷不断上升,疫情过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必然会利用他们制定了300多年的法律体系,打击中国企业。中国法律协会应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应对这次疫情所引起的法律纠纷,通过主导、参与或承办大量涉外法律服务项目,更好地利用国际法律制度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中国自身利益。
2.着力培养全通型法律人才
在重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中国要想掌握更多规则主导权,确立自身在新秩序中的应有地位,就必须打造一支懂得中国法、大陆法和国际法的国际通用专业法律人才队伍。要加强中国律师团队对中国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协助“走出去”企业和公民的海外权益,满足维护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所需。
3.抓好顶层设计,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这次疫情在全球爆发,也给中国公司提高话语权带来了机会。例如,现在全世界都急需医疗物资,只有中国企业有能力在短期内满足世界抗疫需要的医疗物资。过去,中国医疗物资制造企业很少有能够通过“欧盟标准”“美国标准”认证的,现在,疫情将逼迫西方国家接受“中国标准”,否则购买不到防疫物资,这就是打破西方游戏规则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