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工业革命是我国到2049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引领新工业革命上,我国不仅有物质条件,而且有比较优势,并且,比现在作为最大最强经济体的美国更有比较优势。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还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理直气壮地采用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上的比较优势来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以下文字根据林毅夫教授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经作者审阅后发布。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借赵昌文、许召元等著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新书发布的机会,来谈谈我对中国引领杭州G20峰会上所定义的以人、机器、资源间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的看法,并谈几点政策建议。
从必要性来讲,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强国有很多标志,当中一个标志应该是人均GDP至少达到当时另外一个强国美国的一半。中国是个大国,国内有收入水平比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其中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总人口达3.5亿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人均GDP要和美国的人均GDP处于同一水平。只有产业技术处于同一个水平,劳动生产率才会处于同一个水平,人均GDP才会处于同一个水平,所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时在中国较发达的这3.5亿人口的地区的产业技术必须和美国处于同一个水平。
本书讨论的新工业革命现在已经开始了,到2049年时,一定是新工业盛行的时代。在这3.5亿人所在的地区,新工业需要跟美国并驾齐驱。美国现在对中国的定位已经从改革开放以后的合作伙伴转变为竞争对手。从美国在19世纪末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对GDP规模达到美国60%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打压,以防这些国家威胁到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近期的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的经济规模为美国的60%多,人均GDP超过美国,在新兴的半导体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美国就利用其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霸权把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打压下去,日本现在的人均GDP降为美国的63%,GDP只剩美国的24%。
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按市场汇率计算已经达到美国的70%,我国的华为、中兴在新工业革命中的5G,已经是世界领先。这几年美国故技重施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举全国之力打压华为、中兴。如果美国能在新工业革命上以封锁成功压制我国,那么我国就不可能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怎样才能突破封锁?只有致力于引领新工业革命才能不被封锁,才有可能在2049年时人口规模和美国现在人口相当的东部发达省市在新工业革命的产业、技术水平上和美国处于同一个水平,才有可能全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所以,
引领新工业革命是到2049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
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的目标引领新工业革命是必要的,但是,有没有条件实现呢?在这一点上,我很同意这本书里提出的判断:引领工业革命的一定不是经济和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但也不一定是经济和产业水平最高的国家。例如,在19世纪末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美国和德国,当时收入和技术水平最高的是英国,美国和德国在收入水平上处于追赶的阶段。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在1870年时美国的人均GDP是英国的76.6%,德国是英国的57.6%。
这本书里提到我国现在的前五大创新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2.9%,和1870年美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人均GDP和英国人均GDP的占比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 。而且这五大城市的人口加起来达到8400万,略高于德国现在人口8200万。另外这本书里提到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东部七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总人口是3.5亿,略大于美国现在3.3亿的总人口,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这七个省市的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国的54.5%,和德国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德国的人均GDP和英国人均GDP的占比也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所以,我同意这本书的判断:从人均GDP所代表的产业、技术水平等物质条件来看,我国已经有能力来引领这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这里我想给这本书再补充一点:引领新工业革命我国不仅有物质条件,而且,有比较优势,并且,比现在作为最大最强经济体的美国更有比较优势。其原因有三:
一是,如前所述,按照G20在杭州峰会上的定义,新工业革命是以人、机器、资源间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这种智能互联的新工业革命产业是新结构经济学五大产业划分里的“换道超车型”产业。这种产业有一个特性,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特别短,由于研发周期短人力资本就成了创新的最关键投入要素。人力资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后天的教育,二是与生俱来的天分。从教育水平来讲,我们现在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的教育上和发达国家比已经没有多少差距。在技术创新上比教育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天分,天分在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的,从比例来讲,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口是天才,这个比率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但是,对创新的成功与否来说,关键的不是天才占人口的比率,而是,天才人数的绝对量。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所以,我国天才的人数是美国的4倍,在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的短周期技术研发上,我国比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有优势。
二是,这种智能互联的新技术研发出来后会在运用上需要有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设定权的大小决定于新技术研发国的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当两个国家在竞争一项新技术时,研发出来后国内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按这个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就越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就越强,越有可能变成全世界的标准。我国有14亿人口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按照市场汇率计算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在2014年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所以,在和发达国家竞争新技术标准的设定上,我国的人口和市场规模让我国具有比较优势。
三是,若这种新工业需要硬件,我国是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给新技术从想法到产品的生产所需的时间会最短、成本会最低。这三点让我国在与美国竞争新工业革命的引领权时处于有利的地位,这种地位不仅表现为华为和中兴在5G上的技术优势,而且,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报告,成立10年之内被私募或公开市场投资人或机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暂未上市的创业 “独角兽”公司,2018年中国有150家,占全世界“独角兽”公司的46%,大于美国的107家,占全世界独角兽公司的33%。
怎么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呢?书里建议三点: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着力营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要维持企业纵向流动性。这三点属于现代经济学里强调的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对这三点建议,我完全赞成,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都必须要用,我想从有为政府的角度还想再做两点补充。
一是要理直气壮地利用产业政策来支持新工业革命。
一个国家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上不管是处于追赶阶段,还是处于引领阶段,都需要有政府积极有为的因势利导来为创新型企业克服市场失灵。当然,处于追赶阶段可能发生市场失灵的地方和处于引领阶段可能发生市场失灵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因此政府要因势利导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
在追赶阶段,发生市场失灵的地方,可能是新产业的进入、新技术所需的人力资本的培养等有外部性,金融体制可能没有办法动员足够的资本和分散可能出现的风险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或是,电力、交通、通讯等硬的基础设施或是营商环境等软的制度安排不完善等,这些市场失灵难于由企业自己来克服,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来克服外部性和协调或提供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可动员的资源和执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以产业政策的方式战略性地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帮助对创造就业、促进增长能带来最大贡献的新产业的企业克服遇到的市场失灵,助力其发展。
在新产业的引领阶段也会有市场失灵,这是因为在引领阶段,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需要靠基础科研(R)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D)。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上很有积极性,因为成功开发出来新产品、新技术可以得到专利,会带来市场垄断的地位和利润。基础科研的产出则是论文,属于公共产品不能获得专利,企业不会愿意去做,但是,如果没有基础科研的突破,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将会是无源之水。因此,在引领阶段,政府因势利导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支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所需的基础科研。同样,政府可以用来支持基础科研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做的基础科研是无穷的,政府也要以产业政策战略性地使用可以用来支持基础科研的资源和能力,以因势利导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这实际上是美国等处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一直在做的事,所以,Mazzucato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称为“企业家型政府”的原因。
所以从上述角度来看,除了这本书里所讲的市场环境的建立,我国政府也必须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不要因为美国攻击“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内一些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人反对产业政策,就否定政府在新工业革命上的作用。我在许多场合和著作中一再提到,没有看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而能成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没有看到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而能够继续引领新产业的发展。在当前新工业革命已现端倪的形势下,德国推出了“工业4.0”,美国推出了“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战略”的产业政策,我国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理直气壮地采用产业政策,发挥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上的比较优势来引领新工业革命。
二是我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开放对新工业革命非常重要,首先,这是因为新工业的规模经济很大,单单靠国内市场,即使是最大的市场,规模和全世界的市场比还是后者更大。其次,我国需要引领新工业革命来打破美国的封锁,但是,也不可能每项技术都靠自己来发明。我国还是必须和过去一样,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美国可能会围堵我国,压制我国。对美国,如果美国继续封锁打压我国的新工业革命的产业,我国要当仁不让,“以牙还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国之所以这么霸道是想维持“世界老大”的霸权地位,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无法支撑起这些国家争霸世界的野心,他们首先考虑的会是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使自己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要参与新工业革命甚至在新工业革命的某些领域取得领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取得突破后必须有巨大的市场才能收回投入的资金,并积累资金支持下一项技术突破。所以,对我国来说,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法宝,对其他国家来说同样是重要法宝。
在美国以封锁作为手段来打压中国甚至其他国家以保持其霸权地位时,我国要继续深化开放,让其他国家分享我国技术创新、经济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的好处。在开放的世界贸易中,小国得到的好处会大于大国,中国按市场汇率计算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30年左右有可能就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在2014年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如果我国继续深化开放,美国之外其他对我国开放的国家和我国贸易往来得到的好处会比我国得到的还更多。而且,自2008年以来每年全世界30%左右的增长和市场扩张在我国,将来还会更多,这样只要我国保持并且不断深化开放,美国之外这些国家会从和我国的贸易往来中得到的好处比和美国贸易往来得到的好处多,对他们的新工业革命而言,也不能失掉中国这个巨大而且快速增长的市场,这些国家也就不会牺牲他们国家自己的利益去维护美国的霸权,美国想以围堵来压制我国实现新产业革命的企图也就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