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研讨会”综述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徐传谌 任俊生 杨 洁 张万成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研讨会(2001)”,于2001年11月15—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海航教授等主持,吉林大学和教育部社政司领导到会致词。近百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应征论文100余篇,经过专家和学者评议入选会议80余篇。在两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加入WTO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问题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系统论》为题首先做了主题发言,认为必须用系统论的方法,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为着眼点,以国有经济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和彻底市场化改革为思路,对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国有企业改革难以进行下去的症结所在,完善改革的方案和措施,使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全面、彻底的市场化突破,国企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国有经济功能和作用就是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为了保持和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需要在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上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国有经济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杨启先副会长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从中央的决策中都可以找到。而且一次比一次清晰。要真正贯彻中央的方针,要进行以下制度创新:第一,必须搞好思想观念创新,即理论的创新;第二,产权制度的创新,我国国有企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产权问题。第三,企业的组织制度创新,即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第四,经营者制度创新,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经营者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政府的管理职能创新。中央的改革思路是清晰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几个制度创新。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冬林教授认为,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单项推进。研究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在理论层面上追问一些基本的问题。比方说为什么会有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因为效率最大化吗?这些基本经济理论问题在追问到本质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伟教授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改革初期,我们很盲目的要“搞活”国有企业,但是如果一个社会80%的都是控制力量极强的国有企业,如果一个社会80%的资源是由政府来配置,这个社会就不是市场经济。一般性搞活搞好国有企业未必是和我们改革的总体目标衔接,因此需要科学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改革都是危机导向性的,改革是权利的调整和放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生的困难从历史价值观上说是进步的。从改革的形式来说困难越严重希望越大,越朝着市场化目标接近。市场化意味着民众化,我相信集中中国13亿人的头脑和实践,会解决改革面临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龙教授就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进行了主题发言。第一,国有企业没有退出机制,特别是没有资产的退出权,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进而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叫做控制权的不可转让性。由于所有权不可转让,因此从宏观上来说,市场不能对资源的良好配置起有效作用;从微观上来说,导致企业不存在被接管的可能性,因此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都是欠缺的,导致国有企业效率很差。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员不可退出,退出机制和国家相应的福利保障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国有企业改革就出现了人员的不可退出性。只要承认国有企业能够退,国有产权能够退,政企分开就自然解决。把所有权退出机制和人员退出机制所需要的福利砀?和保障制度统一考虑,政府不任命董事长、总经理,由市场来任命。所有权可转让了,企业一旦干不好就可以被接管,政企分开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所以,从退出机制角度来考虑国有企业改革是一条思路。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认为,改革以来,我们总想把全世界经济改革的优点都拿到中国来,把缺点都丢掉,这是不可能的,每种体制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包括对于股份经济。对于资本市场,10年来一直停留在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上,先前是利用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现在又想利用资本市场来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要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二、加入WTO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李京文教授认为,加入WTO,要遵守WTO的规则,必须把国有企业改革向前推进,在改革中,应该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资产重组,优化配置,要打破区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国际上的趋势就是要强强联合,而国内都是一个强的吃掉一个弱的,一个强的打倒两个弱的,强强联合很少。我们许多大企业该联合的要联合,该兼并的要兼并,但方式上要多样化。各种形式产权交易市场都要举办,要把资产放在市场里去,该发展的就发展,该破产的要卖掉,该和外国合资的要合资。 宋冬林教授认为,产业结构问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产业结构问题,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从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来看,必须考虑产业结构问题,要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加入WTO,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要面对国外的竞争者,谁能够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有先机,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竞争力,而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国有企业尤其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普遍欠缺的问题。 周叔莲教授针对我国加入WTO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参加WTO的实质主要是中国主动地参加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的目的是使中国自己的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同时利用国外的资源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比较优势强的产品能大规模的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富裕、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还应该充分利用。除此之外,通过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管理进步等措施,把比较优势和竞争机制结合起来,通过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战略,使中国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韩志国认为,中国前20年是改革带开放,现在是开放带改革,是从选择性开放到无差别开放,从权利性开放转向义务性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转向制度性开放。中国的改革现在进入了危机改革的阶段,没有危机,放权是不可能的。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教授认为,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了使国有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必须改革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制度,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设立人才特区,对于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开发人才,必须根据业绩和岗位的重要性实施高薪的福利待遇。现在进入WTO,企业的利益分配结构必须与国际接轨,否则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会马上显现出来。 与会代表认为,应该加强加入WTO后应对措施的研究,国有企业应运用WTO的规则参与市场竞争,政府也要以适应WTO要求的用经济手段调节宏观经济,不要干涉企业的内部事务。 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与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用系统论观点搞活国有企业 中国社科院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研究员以《新世纪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六个问题》作了发言。进入新世纪以后,包括在十五计划中,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主要有六个方面:一、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外的国有企业脱困问题难度很大;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还很重;三、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仍然是攻坚战;四、加紧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体制;五、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任重道远;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显重要。国有企业改革是个社会系统工程,以上六个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最直接和最紧迫的问题。 徐传谌教授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国有企业自身的事,不能就国有企业论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单独强调某项改革,必须强调系统安排、全面配合、整体突破,否则就会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的挫折和反复。根据对当前整体搞好国有经济主要障碍的分析,对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停止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彻底还权于企业;2.采取有力措施,加速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停止政府任命企业高管人员的做法;3.采取大动作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减员增效解除后顾之忧;4.采取有效的措施迅速解除国有企业债务和社会负担;5.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促使国有企业经营者为股东的利益而努力工作;6.改革税制,消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利益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周叔莲教授认为,中国当前还是要以国有企业改革和体制改革为中心环节,发展多种经济成份,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都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条件。要把经济改革进行到底,四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1.继续按照十五大的精神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对于国退民进要有正确的看法;2.继续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关键是解决出资人到位的问题;3.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4.砀?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宋冬林教授认为,推进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总体综合的概念。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些特殊性,与沿海一些地区国企改革要有一些区别,它的产业结构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的重组,应多角切入,综合治理。 (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张卓元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碰到的大难题,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形式,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一些难题,如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都与此有关。他提出如下看法:一是将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改为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产权,也有利于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资产分别由各级政府所有是可行的;二是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管人、管事、管物相统一;三是要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形式,第一层次就是成立国资委,中间层次就是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第三个层次就是企业或者公司。 有的代表深入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提出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国有资产。还有的代表认为,应该以严密的经济组织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国资监管体系,在创建社会主义公司制和新型产权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终极和执行所有权的分离,通过全民获国家所有权自立结构的营建,形成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资监管体系。 (三)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和激励约束问题 杨启先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经营者的市场、公开的市场,经营者必须在市场上应聘。但经营者能否出现在这个市场上,可以实行持证入场,此证由党委组织部门来发,进去以后,组织部门再也不管了。经营者与所有者根据具体条件,双方协商自愿来解决。党委如果还不放心,对特大型企业的经营者在正式下聘书以前,由组织部门再审查一下,要求重新聘任,但不直接聘请。没有竞争上岗的制度,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就没有方法建立。 齐建国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当前国有经济存在低效率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国有企业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债务包袱;第二是企业内的利益分配机制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管理层、研究开发层的报酬普遍较低,没有与一般人拉开合理的差距;第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仅有正向激励,缺乏逆向激励;第四是用人机制非市场化。国有企业要想真正具有竞争力,必须真正建立起人才的激励机制,尤其是要完善逆向激励机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由于存在企业家市场和逆向激励机制,不胜任的企业经营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失去在市场上的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朱敏教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 (四)对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 李京文教授认为,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比如说劳动价值论要重新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不可能预见到现在的问题,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知识,是信息,拥有知识最丰富的人将是世界上最砀?重要的生产者,是创造价值的最主要的一部分人。所以,对剥削的观点要重新认识,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哪些人,怎么改革,思想上已经有了重要的变化。所以理论上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刘伟教授认为,价值观上如何看待国有经济的下降和私有经济的成长这种制度的变迁,现在讨论劳动价值论,目的是为整个20年的改革开放出现的种种变化找到一个最坚实的理论支持。价值问题回答的是一个正义性的问题。一种生产制度应不应当存在的问题?现在讨论价值论的意义就是我们改革开放20年种种制度变化,它的历史的合理性还有待遇证明。实际上需要创造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论,为社会变迁的合理性去论证。这是最根本的思想解放。 齐建国指出,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六中全会上讲话就谈了相关的分配问题,现在社科院正在研究设立重点课题,研究新经济下劳动价值论有什么样的新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改变,生产要素结构的改变,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组织形式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做怎样的调整。这是需要重新研究的课题 (五)关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问题 周叔莲教授对提高中国国有经济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二是推动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组织;三是深化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四是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树立民族名牌战略;六是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七是壮大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八是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学进步;九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十是加入WTO将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 (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问题 周叔莲教授指出,当前要着力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上市公司多数是原来的国有企业上市的,上市公司上面还有个国有的控股公司,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很多,这种现象会给其他非国有上市公司甚至经济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韩志国认为,我们上市公司目前根本就不具有资本的功能,资本不去追求超额的利润,甚至连平均利润都不追求。我们市场中的资本不能整和资源,还分解资源。上市公司把几百亿的资金交给别人去委托理财,说明它根本不具备整和资源的能力。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只有遵循市场砀?的规律,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解决产权问题;最核心的一点是恢复资本的本性,让资本去追求利润;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企业家的市场机制;最重要的是约束和激励。 (七)关于政企分离问题 刘伟教授认为,从制度上谈论政企分离的问题,政企分开涉及到两个难题,一个难题是政企合一的财产制度根据是政资合一,资产是人家的,国家出资,国家作为老板,搞坏了国家赔,困难焦点是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如何分离的问题;第二个难题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一党执政,其他的党是参政议政,所以过去国有企业政企合一的政治条件是党政合一,到企业层面是党政企三家,而且党委是领导核心。在中国实行政企分离就要处理这样一个问题,党企关系怎么办,这里涉及到党政企基本的政治制度怎么办,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八)关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徐传谌教授建议中央政府采用发行货币的方法,迅速建立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基金。 宋冬林教授认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问题非常之多,解决起来非常难,社保的问题其实就是一句话:1、人往何处走。2、钱从何处来。这些问题不解决怎么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要有进有退,进的问题不难,难的是怎么退的问题。退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政府要有财政支持,政府没有财力支持,调控政策能力就很有限。 深圳惠丰蔓投资公司董事长骆宝程提出了关于建立失业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问题。关于基金的来源问题,建议在全国发行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传统彩票的失业保险彩票以及养老彩票。操作上,要严格通过立法的形式,有效的监管由彩票汇集上来的基金,为包括农民在内的全社会保障体系筹集基金。 齐建国教授认为,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辞退的职工与离退休的老职工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将离退休工人的负担由政府接过来。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按照企业经营需要配置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它的经营效率。我们国家整个劳动人事部社会保障帐户是空的,主要是资金不足。只有把国有企业不该它负担的问题减掉,才能够轻装上阵。 社会保障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最大障碍,在辽宁的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家认为这一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将直接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 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还就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紧迫性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切实把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到底;有代表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不能算是“企业”,提出了一个“单位化企业”的模式;还有的代表从加强会计的监督作用的角度,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直接会计责任制度以深化改革;在研讨会和提交的论文中,大家还就国有股减持、独立董事制度等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和看法;还有的代表从具体行业出发,比如农垦国有企业、国有种子公司、铁路行业等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