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快讯 - 正文

“2014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规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4-12-15编辑:点击:

12月13日,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协办的“2014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规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吉林大学社科处处长霍志刚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美国、爱尔兰、日本等国的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主持,张东刚、卢卫东、杨振斌分别致辞。

张东刚司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道路。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国有经济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有经济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声音。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有高远的情怀,立足当代,展望未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认为,中国国有经济和发展模式理论最有望获得诺奖。

卢卫东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在国企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的务实合作,并希望能通过今天的论坛汇聚各位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好国有企业在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振斌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国有经济研究的任务应当在总结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提出能够有助于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议,为国家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大卫•科兹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楚序平主任、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次论坛为期2天,与会学者围绕国有经济基础理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等相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自2000年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连续主办了14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