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快讯 - 正文

山东大学黄少安教授来我校做报告

发布日期:2004-10-19编辑:点击:

2004年10月18日晚,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产权研究所所长黄少安教授应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及经济学院的邀请,在我校前卫南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校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传谌教授主持。我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宇辉教授代表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致欢迎辞。徐传谌教授向黄少安教授颁发证书,聘请黄少安教授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黄少安教授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1994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作为“引进人才”到山东大学,1987年因科研、教学双优而破格晋升讲师,1994年底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目前,黄少安教授除在山东大学承担学术职务之外,还在浙江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兼职。黄少安教授是中国制度经济学会发起人之一,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主任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黄少安教授主要研究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全国重要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50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2篇,《经济研究》发表10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各种著作和教材2部,获得国家教育部、山东省等省部级奖励十几项。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黄少安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的含义等,他认为企业治理问题存在的两个基本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企业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就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外部人内部化”公司治理带来的困难;围绕着人力资本股本化与公司治理结构,阐述了共同治理论和物质资本主体主导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最后黄少安教授对国有资本的出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黄少安教授的报告层次分明、论证严谨、观点鲜明、结论清晰,充分体现了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前沿理论问题。,同学们结合黄少安教授的报告内容,提出了诸如“一人公司”、“公司治理内部人”等多方面的问题,相互交流,会场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教授的报告富有激情和较强烈的感染力,使在座师生深受启发,报告持续了将近两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