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快讯 - 正文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第三十八次博士论坛

发布日期:2008-03-27编辑:点击:

2008年3月26日下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三十八次博士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经济师顾洪梅博士,针对科研人员在治学研究时面临的运用现代方法的瓶颈问题,作了一场题为“SFA模型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顾洪梅博士首先对当前被广泛应用的经济分析方法——“前沿分析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进而引出随机前沿法——即SFA模型的内涵与重要功能,并对SFA模型的基本参数和演绎规律作了详细的说明,使师生们对这一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

随后,顾洪梅博士就SFA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她运用SFA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进行了实际测度与研究。顾洪梅博士选取了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11家股份制银行共15家中国商业银行作为分析比较的样本,搜集了大量、全面的数据,以保证实证结果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她将产出变量定义为投资净额、放款净额和利税总额;将产出指标定义为利息收入和其它收入;将投入变量定义为资金雇佣量与资金的价格、劳动雇佣量与劳动价格及资本雇佣量与其价格;规定总成本包含资金成本、劳动成本与资本成本 。在选取样本与定义变量之后,她将每个样本下的定义变量代入SFA模型中的成本函数模型,以实际得到的数据结果来测度各商业银行的宏观经济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通过测度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就宏观经济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而言,二者均为高效率的银行包括恒丰银行、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二者均为低效率的银行有农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存在巨大反差的银行:宏观高效率与微观低效率并存的银行是工商银行,而华夏银行是宏观低效率微观高效率的银行。用SFA模型测度的效率结果为各商业银行的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最后,顾洪梅博士还用自身的治学经历指明了寻找和驾驭先进的经济学方法论以及开辟创新之路的途径,那就是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与优势,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方法进行研究和选择,并最终确定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报告结束后,顾洪梅博士现场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并与大家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我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政博士主持,中心部分研究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