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经济动态 - 正文

经济数据要殊途同归

发布日期:2012-07-04编辑:点击: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在中国,有两个机构发布这一指数,一个是官方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经理人指数,另一个是民间的由汇丰银行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但是,这两者的数据经常不一致,有时差异很大。例如,3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是 53.1,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却是48.3。前者显示连续4个月回升,后者则是连续4个月下滑。同是采购经理人指数,官方和民间却是两个不同的数值,让人们难以判断中国经济走势的真正趋向。对此,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委,有必要弄清楚,究竟哪个数值更符合实际,否则据以作出的宏观调控措施就可能南辕北辙;各个经济主体,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也要搞清楚,究竟哪个数值是准确的、符合实际经济走势的,以便据此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普通百姓也要知道,究竟哪个数值是值得信任的,以便对自己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选择。

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得出了不同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官方是对的、民间是错的,也不能草率认定官方是错的、民间是对的。只有对两种数据的来源途径做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廓清数据的迷雾。

先说官方数据。按照目前中国的统计惯例,一般月度、季度经济数据主要依据的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数据,只有年度统计报告才是包括了中小企业数据的。采取这种数据统计方式一般认为主要有四种原因:一是从统计速度来看,汇总大企业的数据比中小企业数据更快捷、更便利;二是从经济规律来看,通常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方向性的,在政府的习惯思维中,国有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政府部门一般在判断经济走势时比较倚重从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来作判断;三是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特别是小微企业变动频繁,有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不超过3年,所以,在数据的收集上的确存在客观困难;四是从政府部门的工作惯例来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只有国有单位,民营中小企业是很少的,政府关注的重点和形成的工作惯例都主要是对着国有企业的,判断经济发展形势也主要是看国有企业,这种惯例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而有根本性改变。所以,综合这四个方面因素,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主要依据大企业的数据来作出分析和判断是有其根据的。

再说民间数据。主要指汇丰制造业,这个指数是由汇丰与研究公司共同编制的,是对中国总体制造业状况、就业及物价调查的一项衡量制造业状况的指标。汇丰制造业的形成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问卷调查对象按地域分布,而不是按所有制,也不是按企业大小分布,这是和官方数据最大的区别,也是最根本的区别;二是贴近市场,反映市场经营动态比较细致敏锐,而官方数据相对比较粗线条;三是数据形成主要根据西方的统计规则和会计准则来测算,比较容易得到西方经济机构的认可。

官方数据和民间数据究竟哪个更准确,更符合实际,这还需要对参与调查的问卷人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调查样本分布概率的差异导致数据有差异。大企业数量相对中小企业数量少得多,从数理概率的角度来说,样本数越大误差率越小。从这个角度看,民间数据比官方数据更能反映客观真实。二是经济实力差异导致对经营形势判断有差异。官方数据主要调查对象是大企业,通常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更强,大企业对自身运营比较有信心,而中小企业正相反。三是政府支持的差别导致对经营形势的判断有差别。大企业通常更受政府重视,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等方面都受到更多的政府关照,而中小企业则得到更少的政府支持,尤其在经济形势走向偏弱的时候,政府有更大的倾向支持大企业,而忽略小企业。所以,综合三方面的情况来看,在经济形势走向的判断上,官方数据相对更乐观,而民间数据相对更悲观。

官方和民间两种数据都有其符合实际的情况,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实际上是反映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种不同的经济实体发出的声音。但是也都有缺陷:官方数据过于注重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忽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没有充分反映出客观经济现状;民间数据在反映客观经济现状上更为准确,但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主导者不是私营经济而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在做经济决策的时候,应当充分参考官方和民间两种数据,不是偏听偏信,而是兼听则明,在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的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别,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政策,促进两种企业共同发展,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如此,则两种数据就发挥了殊途同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