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经济智库 - 正文

吴垠: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冲击与中国应对

发布日期:2020-04-03编辑:国有经济点击: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防疫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管控效果已经显现。当前,中国已由内控外防转为主要外控输入阶段,抗“疫”成效得到世界认可。综合2020年一季度以来各项经济指标,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难以避免,但总体上已经形成了通过国家应急治理模式创新稳定经济、发展经济的有力举措。现阶段,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等工作有序推进,中国有望实现成功抗“疫”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疫情冲击多个行业领域新型冠状病毒被确定会人传人后,此次疫情带来的表层冲击涉及多个服务行业,尤其是春节期间餐饮、零售、旅游、交通等服务业损失较大。例如,春节本是中国电影的“贺岁档”,2019年中国春节假期电影票房将近58亿元。但由于疫情来袭,所有的贺岁片临时取消上映,整个影视行业接近“颗粒无收”。而在餐饮零售和旅游业,2019年分别实现超过10000亿元和5000亿元的收入,但今年相关行业损失预估过万亿。若考虑中国全年GDP为100万亿元左右的规模,粗略估算这两个行业将损失掉总体经济的1%。据中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基于病毒传染性和隐蔽性更强的特点,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冲击将强于SARS疫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然而,上述行业冲击只是表层的经济冲击,更深层次的冲击来自对外贸易与中国企业内生能力。而第二波冲击对应的是国内供应链,不仅会影响国内企业生产,也将影响全球相应厂商。再就是由于资本市场对疫情发展预期不明朗,疫情对国内周期性行业,如房地产、金融证券等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近期,美股等多个国家股市多次熔断,也反映出本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加剧。平衡好经济发展质量与增速严峻的疫情迫使中国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防控举措,从“封城”到封闭小区,从交通限制到区域联防(属地防疫控制),都从生产端制约着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由于许多工厂采取了延长春节假期措施,而“封城”和出行限制也使人们无法按期复工,无疑对就业率和产能带来影响。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可能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尽快恢复生产,但人工、租金甚至银行利息等生产成本仍需按时支付;如果疫情延续的时间较长,很多中小企业将因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破产倒闭。虽然我国正全面推进分区分级复产复工,但疫情防控对经济内生发展机制的影响,仍或多或少影响2020年的整体发展态势。换句话说,中国政府要未雨绸缪,在此次疫情有可能导致经济进一步减速的情况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平衡好经济发展质量和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服务业受到冲击、短期内较难全面恢复的前提下,借助我国已经初具规模的平台经济优势,推动工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瞄准其他国家疫情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力开展医疗物资生产、加快应急产业供给,这将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链不断链、有保障、可持续,并为下半年全面重启服务业奠定基础。在经济下行中实现逆势上扬回顾2003年的SARS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断有力的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并最终度过了这一危机,2003年至2007年也堪称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五年”。如果此次疫情应对得当,那么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容易被消解。不仅如此,中国还可以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实现经济下行时期的逆势上扬。需要警惕的是,当前中国经济正持续经受增速放缓的压力,整个经济系统的杠杆率高企,突发疫情的“黑天鹅”更加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而疫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世界性爆发,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如果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叠加节后返工延期以及欧美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金融稳定压力,将严重影响实体企业复工和营收增长,部分中小型生产和服务企业还可能面临生存压力,进而通过债务违约,将资金压力传导至银行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将陡增。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和许多商业银行已开展线上资金筹划项目,一些中小企业也应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的新型合作方式,规避疫情的负面冲击。以现有的中国经济体量,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逆势上扬,不应当只注重直接损失部分,而应紧紧盯住并防止企业信用风险大面积爆发。中国在内控外防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从而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例如,央行已宣布投放1.2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使得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2019年同期多9000亿元。考虑到美联储再次推出零利率措施,中国仍需继续出台一系列定向支持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疫情给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引发的外部经济冲击。

从货币政策看,央行将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中期和短期的借贷便利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措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保证经济稳定运行。同时还可能通过“降准”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压力,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下调,以维持中小企业信贷成本的可持续性。此外,央行会继续采取一些定向的信贷支持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但也要防止优惠利率、线上融资等金融宽松措施被无限制滥用,筑牢防范化解金融信用风险的防线。

从财政政策看,中国目前有较为充足的财政空间,能够在必要时确保其经济度过危机。中央政府将更多依靠定向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除降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外,还可能在2020年针对部分“开工难”的中小企业进行税收减免。预计中央政府还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发行规模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扩大至3.5万亿元人民币,以进一步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和土地政策支持。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有必要鼓励、推动地方政府开展经济发展创新探索,重塑优化中央—地方政府的治理体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基本得到控制,但难点在于,如何依靠央地治理体系快速重启经济,构建央地治理体系的平衡机制。各级政府在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由疫情及其防控引发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次生伤害,依托足够的行政权限和资源支持,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尽量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总体冲击。此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暴露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必要依法完善中央—地方政府的联动机制、协调机制、信息机制、执行机制,从而为构建高效能的国家治理体系探寻改善路径,为实现中国经济逆势上扬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