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 - 正文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2004年12月)

发布日期:2019-11-29编辑:点击:

会 议 简 介

会议综述: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于2004年12月4日至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在国家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方针指引下,继成功举办三届......

会 序: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 会 序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协办单位:《管理世界》杂志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 《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 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 地 点:吉林大学 时 间:2004年12月4-5日 2004年12月4日上午 8:30—11:4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报告厅 1.领导致辞(8:30—8:40) 主持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

主题演讲:王胜今 吉林大学副校长、教授 致辞 刘东生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 完善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黄速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推进制度变革加快国有经济发展 宋冬林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困境与出路 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与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夏兴园 中南财经政......

媒体报导:《吉林日报》2005年01月08日第7版 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4日至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经济学动态》编辑部......

会 议 综 述

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于2004年12月4日至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在国家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方针指引下,继成功举办三届国有经济论坛的基础上,为加强有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论坛主办方邀请来自中央和地方国资委、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的官员,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的代表共16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与会代表就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改革为动力、转换体制和机制、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本次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增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

1.体制与机制落后制约着东北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一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效益提高。但是这些成就的取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加上东北地区增值税抵扣、农业税减免和社保试点基金投入等优惠政策带来的,实际上归属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带来的成效并不大。体制和机制落后因素仍然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认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债务负担和冗员负担沉重,改革中解决国有职工身份转换所需庞大的经济补偿金难以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很大。这些负担和困难相互交织、长期积淀,严重地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建议东北各省政府将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提高到事关东北振兴战略成败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下决心集中解决。要把老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振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制定东北各省统一的、分门别类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支付,解除国企债务负担、冗员负担和办社会负担以及健全社保体系的政策措施,拿出必要财力重点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沉重负担问题,使其能真正转变机制,轻装上阵。通过破产、购并和资产重组尽快实现国有企业规范转制,保证对其不良债务和所欠税费豁免后不再发生。如省里支付改革成本有困难,则应给各地市政府和企业较宽松的政策,尽快改变下面等上面给政策的局面。同时要强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引进外部经济资源,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局长刘东生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任务。他指出:为实现两权分离的国企改革目标,曾经实施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董事会集体决策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个主要手段。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董事会,但由于国有股是绝对的控股,实际上经常越过董事会直接对管理层发号施令,难以有效保证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另外监事会难以有效监督董事和经理层,监事会的任命上也与国有股东相重合,形成下级监督上级、内部人监督内部人的现象,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无法落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冬林教授认为体制问题和结构问题与东北老工业经济的形成历史有关。东北地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可追溯到日伪统治时期的统制经济,现在尽管东北地区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但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化工业的结构以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为主要特征,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内循环性特征;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的比重是非常庞大的;计划经济、重化工业的结构和国有经济形成三角形架构,所凸现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结构问题、机制问题。如果我们的改革不去打破这个三角形架构的话,可能在经济增长方面会存在很多问题,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的问题。

2.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完善国有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刘东生针对我国大多数国有控股公司改制后多元股东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需完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首先,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首要任务。这有利于董事会形成独立于或相对独立于经理层的自己的判断,董事会要真正履行管理经理层的职能;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也完全可以代表股东包括国有出资人和作为控股股东的国有企业的利益。其次,应更好地发挥董事会作用,董事会应当成为推进改革的坚强决策中心和其决策实施的监控中心,根据公司的不同的情况来设置决策委员会、风险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第三,更好地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继续坚持外派监事会制度。监事都是专职的,要有一个严格的自律的制度。第四,国有股东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需要从原政府的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行政管理转向依法履行股东的权利,需要从过去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管理,转向学会对其投资进行管理。第五,正确处理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关系。现在国有企业由同一主体决定董事会与总经理人选,甚至聘任,并同时对任命单位负责。应当按照《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挑选总经理,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确保独立运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俊江教授从美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上分析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他指出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管理时也有很大不同,但美国的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基本都采取普通商业公司的管理形式,除了一部分由管理委员会管理,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董事会决策、总裁执行的管理体制,共同特点就是管理机构与联邦政府具有密切关系。这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权制度变革,加快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研究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是由专家理论推导提供了改革的方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他认为改制不等于改革完成,改制以后还存在改进运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现行国有企业的效益时,既不要被由于经济周期性效益好转所迷惑,也不要被由于政府特殊政策(如债转股、核销坏账、贴息等)所带来的一时的效益好转所迷惑。这些因素带来的效益提高,不同于改制的效益。应该承认确实存在国有资产价值低估、国有资产损失的问题,但是资产定价非常复杂。有人用国有股的转让价格大大低于流通价格、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低于企业净资产评估值作为一个依据来说明某些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这不是很有说服力。买卖双方要考虑资产质量状况、流动性、现有产品经营的状况等等,要考虑有没有历史包袱、有多少富余人员需要接受下来、地方的税收能不能保证等。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杨茁教授认为国有企业改制不应该、也不可以是为改制而改制,其改制的目的是要“盘活”企业,改制不是惟一目标,而经营好国有企业才是根本目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说只是解决了两权分离问题,改制后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治理,内部审计应当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国有企业新的产权制度建立后,对管理者监控的有效途径莫过于完善管理者行为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改制后的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李永东教授结合国际国内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和研究实例,提出了符合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四项基本标准:一是要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制度;二是要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制度;三是要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四是要实行民主和科学的决策制度。他认为只有全面达到这四项标准,国有企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企业。如果只是部分地达到这四个标准,就说明该企业仅具有部分的社会主义性质。现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没有完全达到这四项标准,这就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二、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

1.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徐充教授认为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第一,过去20多年间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趋于成熟或衰退,其带动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未能及时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的阶段性“断档”。第二,产业结构低度化,资源加工度低,附加值不高。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更新水平较低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第三,国有资产流通不畅、质量较差、债务包袱比较沉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这使企业的产权无论是从政策角度还是从价值层面上看,都没办法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流动重组。第四,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第五,不具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措施和市场准入政策,没有成本支持的政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与经济研究中心李传昭教授等提出了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战略性业务转型的主要障碍:一是内部制度性障碍和外部制度性障碍。前者指“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产权制度缺陷等,尤其是产权制度是一个硬性约束,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后者指宏观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尤其是产权)存在较大的缺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转移(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较大,流动性差)。二是政策性障碍。主要指宏观调控用的产业政策缺陷(如存在进入管制等)、就业政策压力(含社会稳定要求)、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等,该障碍将影响新、旧业务领域的进入、退出成本大小和进入、退出方式的选择。三是企业文化障碍。对我国大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从组织角度看,大都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其企业文化开放性不够大。四是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缺陷。企业资源和能力既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基础和动力源泉,同时也将直接决定着其业务转型空间的大小。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黎晓春提出应当客观看待重复建设问题,有市场性重复建设与行政性重复建设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投资主体与风险承担主体是一致的,主要根据自身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进行建设活动。后者主体是政府,投资主体与风险承担主体不一致,且投资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不平等竞争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有必要区分对待重复建设,正视二者的利弊,找到真正切合实际的措施。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郭砚莉从投资成本补偿不足产生大量的经济性、体制性和社会性沉淀成本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的原因,指出在补偿或减少沉淀成本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价格市场化,而且还需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甚至进行必要的产权结构置换。

2.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培育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纪玉山教授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第一,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石化、汽车、钢铁和机械等支柱和主导产业仍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应依托原有的产业构架,以高新技术为辐射源,激活传统产业存量资本,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同时加强各产业内部及其之间的专业协作,进一步培育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资源依赖型产业占主导向技术依赖型产业占主导的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产业,亟待发展接续产业;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减小高新技术产品同传统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当避免盲目地跟“高科技风”。第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首先是企业的信息化,将企业信息化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企业信息化带动产业信息化,最后带动整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在加强政务公开、规范公共权利行使、提高行政效率、强化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太原师范学院闫二旺分析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普遍面临主辅业层次不清、主业优势不明显的状况,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主业资产重组,沿着主业资产重组——作强主业——培育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的线索进行。

3.规范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注重并购后企业的整合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夏兴园教授提出改革投融资体制是调整东北经济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从产权结构看,投融资体制改革将极大地调动起民间资本、外资等非国有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通过投资新项目、收购兼并老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构想,有效地优化东北地区经济的产权结构;从产业结构看,投融资体制改革将能够有效地调整东北地区重工业一头重的产业格局,更好地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并有效地增加就业。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刘远航分析了黑龙江、吉林两省国有资本流动与重组的现状,提出加快国有企业资本流动与重组的对策建议:第一,推进国有资产的流动与重组。“流动”绝不是“流失”,但确需防止出现人为的流失。第二,加强国有资本流动与重组的法制规范。加快规范产权交易主体和审批机关,加强对产权交易机构的规范,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强化对产权转让收入的处置的规范。第三,进行国有企业资本流动与重组一定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第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这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速国有资本流动与重组的重要途径。第五,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传统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

三、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激励机制

1.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扩大就业、再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关丽洁等研究数据得出结论:东北经济增长而就业下降。东北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失业问题,振兴东北的首要目标要从经济增长转向扩大就业,不能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配套措施来考虑。振兴东北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念来指导东北振兴,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博士生李辉等通过对吉林省的城镇失业率的实证分析,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指出就业的严峻形势。从供给来看:第一,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与配置缺口逐年扩大;第二,新成长劳动力大量增加;第三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存量大;第四,农转非劳动力对城镇就业岗位的冲击;第五,失业累积形成的多余劳动力。从需求来看:第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没有同步发展;第二,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

2.调整目前企业职工分流与下岗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于洪洋通过案例分析,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分流与下岗政策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对解除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缺乏积极性;二是企业缺乏转岗培训工作,仅仅靠“买断工龄”的方式把责任完全转嫁给社会;三是现行的“退养”制度值得商榷。40-50多岁正是职工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时期,企业强迫这些职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从社会上招收成本低廉的临时工和农民工,显然不是最有效率的雇佣方式。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池晶教授提出为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强化个人责任,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具体措施是:实现全国统筹,强化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其目标是保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发展企业年金,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个人自愿性的养老金计划安排。

3.国有企业分配制度要形成长期激励效应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麻彦春教授认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坚持效率优先,公平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起来;以市场分配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建立合理的分配结构,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其它条件:首先要保护企业整体利益,使企业有良好的分配基础。坚决制止个人非法和不合理的收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侵占;根治“三乱”,保护企业收益不受侵占。其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政府放权,企业自主;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企业分配的市场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最后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环境体系。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乔榛博士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为了调动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的以经济激励为主导的激励机制,与释放出来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动机相结合使国有企业被迫走上了一条过度经济激励的轨道,而这最终造成国有企业分配制度一定程度的失灵。南京师范大学陈文军教授提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稀缺性的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显然应该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四、改善软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保障

1.东北软环境不足成为吸引投资的主要障碍,亟待改善投资软环境

徐传谌认为东北地区投资软环境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关管理部门还存在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行为;二是重视招商,而不重视招商以后的服务;三是企业融资十分困难。由于历史问题长期积淀,企业——银行债务链难解,形成了“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恶性循环;四是不良债务比率畸高;五是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股份流动困难;六是信用环境较差,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他建议:一是要积极帮助东北地区化解债务,扩大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限度;二是以东北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为基础,组建产权关系清晰、内控机制健全的东北振兴银行;三是建立东北地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使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透明化、规范化,促进区域内国有资本有效流动与重组;四是设立振兴东北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向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五是允许东北各地政府适当出资,并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建立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宋冬林指出判断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振兴的关键是东北地区能否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投资者提供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要通过制度的创新为中小企业和弱小的投资者提供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一旦他们能够发展起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基础就打好了,这个时候不仅大企业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中小企业当中也能生长起来巨型的企业。

2.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营造全民创业的发展环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地教授认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软环境”建设应当防止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及行动误区:一是构建良好的“软环境”不等于行政不作为。二是强化政府监管不等于行政“胡作为”。三是滥用优惠政策不等于良好的“软环境”。四是经济性监管放松不等于弱化社会性监管。五是“第三部门”不能替代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德森副研究员认为东北地区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应逐步解决。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软环境建设的关键。东北人的商品意识、经商观念较南方人差距很大,必须下功夫培育重商意识,从上到下倡导言商、重商、亲商、富商。其次,重塑政府形象,培育政府魅力是软环境建设的重点。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制度创新,是政府形象的灵魂;依法行政,是政府形象的标志;清政廉洁,是政府形象的试金石;兑现承诺,是政府形象的核心;搞好服务,是政府形象的本质。再者,加强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区形象是软环境建设的基础。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氛围是东北地区软环境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吉林大学商学院李政博士认为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主角是个人,关键在环境。政府的作用就是培育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应该从制定和调整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支持与服务体系,尤其是融资体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活动三个方面同时着手。

五、提升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1.加快对银行体制的改革,大力拓展银行中间业务,使其成为银行新的增长点

山西财经大学中国企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森教授认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步伐、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尤为重要。国有商业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许多中间业务亟待开发,如财务顾问业务、融资顾问业务、筹资顾问业务、信息咨询业务、代理收付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和一些具体的理财业务等。据统计,目前全美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50%左右,但是我国中间业务的比重还不超过10%,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处于起步阶段。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管理系刘晖副教授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外部现实环境角度分析,认为国有银行业的改革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国家宏观环境的外因影响同样必不可少。东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需要在良好的大环境下进行。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东北区域市场化程度。其次,政府行为要规范化,改变行政配置资源的做法。再次,完善金融市场,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减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靠,建立起以现代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直接融资相互协调配合的竞争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最后,健全和完善银行监管体制,避免国有银行商业化转轨过程中因利益驱使而过度经营。

2.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项卫星教授等提出在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产权改革及上市也许不是惟一要素,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在职业生涯中可以自由转入非国有金融部门,国有商业银行部门的效率会得到加强。在金融准入的特许权方面,监管当局应该准许民营资本进入,降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善其治理结构。吉林大学商学院金成晓博士后运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治理结构等对经营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很显著。原因在于,经营绩效可能受到结构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结构因素包括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等,制度因素包括国有控股体制与所有权虚置等。在二者的关系中,治理结构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营绩效也可能受到制度因素的明显作用,这种影响一般反映在行政干预程度、干预方式或控股主体的性质等方面。他提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几点建议:第一,明晰产权关系,完善银行业法人治理结构。第二,明确董事会职能,引入独立董事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强化监事会职能,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第四,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会 议 会 序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

会 序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协办单位:《管理世界》杂志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

《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

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

地 点:吉林大学

时 间:2004年12月4-5日

2004年12月4日上午 8:30—11:4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报告厅

1.领导致辞(8:30—8:40)

主持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介绍来宾

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辞

2.大会发言(8:40-10:00)

(1)8:40-9:20

演讲人:刘东生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

演讲题目: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2)9:20-10:00

演讲人:黄速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推进制度变革加快国有企业发展

3.领导与代表合影(10:00—10:20,东荣大厦东门)

4.大会发言(10:20—11:35,每人发言25分钟)

主持人:宋冬林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10:20-10:45

演讲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和机制创新急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4)10:45-11:10

演讲人:宋冬林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关于东北国企改制的有关问题

(5)11:10-11:35

演讲人:夏兴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东北经济振兴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12月4日下午 14:00—17:3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1.主题发言(14:00-16:30,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尚增健 《管理世界》编辑部主任

(1)14:00-14:20

演讲人:王 森 山西财经大学中国企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外国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14:20-14:40

演讲人:潘 石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新战略

(3)14:40-15:00

演讲人:焦方义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国有经济投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15:00-15:20

演讲人:纪玉山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几个问题

休息 15:20-15:30

主持人:李俊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5)15:30-15:50

演讲人:乔均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江苏本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6)15:50-16:10

演讲人:朱荣科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下的企业

(7)16:10-16:30

演讲人:陈 联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演讲题目:论国资运营中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及其环境

2.开放式讨论(16:30—17:30)

12月5日上午 8:30—12:0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1.主题发言:(8:30—10:40,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李 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8:30-8:50

演讲人:李俊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美国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及发展趋势

(2)8:50-9:10

演讲人:孔经纬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国有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9:10-9:30

演讲人:谢 地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软环境建设问题

(4)9:30-9:50

演讲人:江德森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演讲题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需加强软环境建设

休息 9:50-10:00

主持人:谢 地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10:00-10:20

演讲人:麻彦春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国企改革要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

(6)10:20-10:40

演讲人:李 政 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

演讲题目:发展创业型经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2.开放式讨论(10:40-11:40)

12月5日下午 14:00—16:0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1.主题发言:(14:00—14:40,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14:00-14:20

演讲人:赵显文 通化矿务局副局长

演讲题目:通化矿务局改制问题研究

(2)14:20-14:40

演讲人:李永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演讲题目: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制度变迁

2.开放式讨论(14:40-16:00)

3.会议总结

4.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主 题 演 讲

王胜今

吉林大学副校长、教授

致辞

刘东生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

完善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黄速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推进制度变革加快国有经济发展

宋冬林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困境与出路

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与机制创新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夏兴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东北经济振兴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媒 体 报 导

《吉林日报》2005年01月08日第7版

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4日至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科院、全国部分高校、部分企业等单位的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核心问题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快理论创新,以新的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

与会者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任务。主要有: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仍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机制的转换;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急需上下协力、统筹推进;省属国企改革方面动作迟缓,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项目与引资载体的培育。应将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提高到事关东北振兴战略成败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下决心集中解决:应把老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振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来抓;抓紧研究解决国企改革遇到的难题,制定全省统一的、分门别类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支付、解除国企债务负担,冗员负担和办社会负担以及健全社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省国资委是行使其所属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机构,有权对其所属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应总结各地市国企转变经营机制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和大力宣传。

有的认为,为了实现两权分离的国企改革目标,曾经实施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董事会集体决策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个主要手段。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董事会,但由于国有股是绝对的控股,实际上经常越过董事会直接对管理层发号施令,难以有效保证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对此,应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要正确处理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关系。有的代表指出:明晰界定产权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有效治理和高效率。改制不等于改革完成,应不懈地追求管理控制才能导致企业组织的变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激励机制

有的代表通过研究数据得出结论:东北经济增长而就业下降。东北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失业问题,振兴东北的首要目标要从经济增长转向扩大就业,不能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配套措施来考虑。振兴东北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东北振兴,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坚持效率优先,公平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起来;以市场分配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分配结构,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实现,还需要其它条件:首先要保护企业整体利益,使企业有良好的分配基础。坚决制止个人非法和不合理的收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侵占;根治“三乱”,保护企业收益不受侵占。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企业分配的市场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环境体系。

三、改善投资软环境,打造诚信东北投资软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市场化发育程度、经济竞争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不仅涉及人的观念、思维、认识,还涉及法律制度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诚信度等许多方面。从目前振兴起步阶段情况看,东北地区投资软环境比较差。主要表现在:重视招商,而不重视招商以后的服务;企业融资困难;不良债务比率高;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股份流动困难;信用环境较差,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有的认为,创建好的投资环境是一场事关东北能否振兴的革命。没有好的投资环境,振兴东北就没有“引力源”,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就进不来,振兴东北的战略部署就难以落实。必须从事关振兴东北的大局出发,大力推进由“政策优惠吸引”向“良好环境吸引”的转变,万众一心创建投资环境新优势,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政策宽松、服务优质、效率快捷、环境优美的投资中心和新的工业基地。有的说,改善投资环境,地方政府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有可为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定位于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主要任务是规划、协调、监督、服务,扶持中介组织,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和速度,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有的还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以诚取信的经营环境,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就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倡导守信,打击失信。同时,要加快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有的认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主角是个人,关键在环境。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各级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制定和调整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支持与服务体系,尤其是融资体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活动。

此外,代表们还对营造良好的创业与经营环境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孙少岩本报记者王强

新华网吉林频道

(http://www.jl.xinhuanet.com--2005-01-08 08:56:01 )

改善投资环境 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4日至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科院、全国部分高校、部分企业等单位的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核心问题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快理论创新,以新的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

与会者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乃至全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任务。主要有: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仍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机制的转换;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急需上下协力、统筹推进;省属国企改革方面动作迟缓,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项目与引资载体的培育。应将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提高到事关东北振兴战略成败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下决心集中解决:应把老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振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来抓;抓紧研究解决国企改革遇到的难题,制定全省统一的、分门别类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支付、解除国企债务负担,冗员负担和办社会负担以及健全社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省国资委是行使其所属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机构,有权对其所属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应总结各地市国企转变经营机制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和大力宣传。

有的认为,为了实现两权分离的国企改革目标,曾经实施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董事会集体决策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个主要手段。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董事会,但由于国有股是绝对的控股,实际上经常越过董事会直接对管理层发号施令,难以有效保证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对此,应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要正确处理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关系。有的代表指出:明晰界定产权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有效治理和高效率。改制不等于改革完成,应不懈地追求管理控制才能导致企业组织的变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激励机制

有的代表通过研究数据得出结论:东北经济增长而就业下降。东北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失业问题,振兴东北的首要目标要从经济增长转向扩大就业,不能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配套措施来考虑。振兴东北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东北振兴,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坚持效率优先,公平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起来;以市场分配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分配结构,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实现,还需要其它条件:首先要保护企业整体利益,使企业有良好的分配基础。坚决制止个人非法和不合理的收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侵占;根治“三乱”,保护企业收益不受侵占。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企业分配的市场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环境体系。

三、改善投资软环境,打造诚信

东北投资软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市场化发育程度、经济竞争能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不仅涉及人的观念、思维、认识,还涉及法律制度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诚信度等许多方面。从目前振兴起步阶段情况看,东北地区投资软环境比较差。主要表现在:重视招商,而不重视招商以后的服务;企业融资困难;不良债务比率高;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股份流动困难;信用环境较差,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有的认为,创建好的投资环境是一场事关东北能否振兴的革命。没有好的投资环境,振兴东北就没有“引力源”,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就进不来,振兴东北的战略部署就难以落实。必须从事关振兴东北的大局出发,大力推进由“政策优惠吸引”向“良好环境吸引”的转变,万众一心创建投资环境新优势,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政策宽松、服务优质、效率快捷、环境优美的投资中心和新的工业基地。有的说,改善投资环境,地方政府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有可为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定位于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主要任务是规划、协调、监督、服务,扶持中介组织,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和速度,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有的还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以诚取信的经营环境,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就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倡导守信,打击失信。同时,要加快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有的认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主角是个人,关键在环境。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各级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制定和调整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支持与服务体系,尤其是融资体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活动。

此外,代表们还对营造良好的创业与经营环境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孙少岩本报记者王强)

东亚经贸新闻2004年12月5日A2版

每四届国有经济论坛昨在长召开,国资委改革局刘东升局长在长纵论国企改制

厂长负责制不适应企业发展

观点:董事会应成国企改革的决策中心

本报讯(东亚记者韩伟)第四界国有经济论坛,即“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昨日在吉林大学正式召开,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刘东升莅临长春并做主题发言。据了解,会议由吉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16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刘东升指出,为实现两权分离的国企改革目标,曾经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董事会集体决策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个主要手段。国有企业虽然都已经建立了董事会,但是实际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在国有股方面,由于是绝对的控股股东,所以越过董事会直接对管理层发号施令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就使董事会集体决策不能施行。另外,监事会成员的任命上也与国有股东有复合,形成下级监督上级,内部人监视内部人的现象,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也不能落实。因此,在董事会没立一些独立董事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

他指出,外部董事和执行董事阶层的成长非常重要,董事会应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中心,这些董事应限及时对公司进行监控,例如经营上的风险和内部竞争等问题。

关键词:金融环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冬林教授认为,东北振兴金融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好的金融服务不仅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就连本地的资本也可能外流。

关键词:软环境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认为,政府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招商引资的服务,就是说基层政府部门对于招商引资过程中进来的外资,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优质的服务,对项目审批不能怠慢。

关键词:技术改造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纪玉山认为,应该重视“重工业轻型化”,对大型的重化工业实行技术改造,激活这些存量资产,这是一种经济的做法。要逐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实施。

巷报2004年12月6日A3版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2004年国有经济论坛”昨圆满结束

东北要舍得“花钱买机制\\\\\\\\\\\\\\\\\\\\\\\\\\\\\\"

巷报讯(记者常旭)为期一天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2004年国有经济论坛”昨日圆满结束。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革局局长刘东升、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等20余位专家和学者发言。

徐传谌教授在会上提出,东北应拿出必要的财力,解决机制问题,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孙少岩则提出,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兼并国企的民企需有行业相关性。

精典语经录1东北应舍得“花钱买机制”

专家:徐传谌(吉林大学中国国有济研究中心主任)

东北各省政府要把老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振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应舍得“花钱买机制”,拿出必要的财力,重点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沉重负担问题,使其能真正转变机制,轻装上阵。要通过破产、购并和资产重组尽快实现国有企业规范转制,保证对其不良债务和所欠税费豁免后不再发生。

精典语录2以风险薪酬防经营人才流失

学者:杨翠艳(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东北国有企业能否焕发活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很重要。考虑到年薪制激励的短期性和股票期权的体制限制方面的不足和对东北国有企业不适应的原因,振兴东北要进行企业分配制度的创新。可采取风险薪酬的方式,让经营者交纳一定额度的风险抵押金,激励经营者为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服务,防止经营者人才的流失。

精典语录3民企兼并国企需有行业相关性

专家:孙少岩(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

从整体来讲,国企创新围绕如何加强董事会作用展开,其中必须要搞好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国企破产兼并规范化操作,允许民企与国企参股兼并,但要求其从事行业一定要有相关性,避免一些国企改制了,但不从事工业生产经营,却做起房地产生意,从而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