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2012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2年12月21日 会议地点:华侨大厦三层会议室 会议内容: 主持人 徐传谌: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从2001年到今年已经举办11次,本届论坛第12届,得到官产学研、以及媒体的支持,再次我代表吉林大学对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个嘉宾表示感谢。 下面我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副主任许健康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郑海航教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荣兆梓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祁敬宇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闯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和军教授;中国社科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文斌; 我代表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出席本次论坛特邀嘉宾有经济出版社、管理世界、中国世界科学、经济管理杂志社主任、四川科学研究、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等领导,下面请本次论坛主办方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李俊江教授致辞! 李俊江:尊敬的彭华岗局长、张杰同志、郑海航教授、尊敬的来宾、学者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莅临2012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在体制和经济发生深刻的变化,国有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力明显提升,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今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国有制经济,推行国有资本多种匹配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入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如何推进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相互关系?是国有经济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次论坛以“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为主题,围绕中国特色国有经济发展道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必将推动和促进中国国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好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和实践创新上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次论坛举办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努力,得到各界关注和支持,我代表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预祝各位代表在京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徐传谌:下面请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博士做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彭华岗:各位老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论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些认识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徐老师讲这个论坛已经第11年,我记着这个过程当中应该11年我都到了,可能有个别没有到,每次论坛一起讨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各位老师都有非常好的见解,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应该说也是各方面非常热门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特别想很好研究的一下问题。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应该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很大的进步,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到今天,我们怎么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下一步怎么办?这个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我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从让利开始,到了90年代开始,一直把它作为中心环节,而且经济体制改革很多措施是从国有企业开始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央做了一个决议,这个决议把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原则、目标,当时定的目标定在2010年,措施不是非常清楚,这以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决定,从中央来说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的论述,实际论述的东西还是延续十五届四中全会的论述。十六大报告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当时提出深化国有资产改革有一系列论述,这以后每年中央文件很少看到国有企业改革,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次我们跟王主任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写材料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老话新说有新的含义。 十八大开完了,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已经主持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但是我想咱们每十年有一次专门会议研究经济工作,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有关于建设国有经济会议,十五届刚好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再隔十年应该明年,十七届全会没有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会研究问题,可能中央透出风专门开城市化进程的会议,这个没有任何消息,我们就在想这个问题,也到时候整个体制改革做一些研究。国有体制改革到这个时候怎么样进一步发展、应该有什么措施?我站在这里,不是说我代表机构、代表我个人也说不清楚,所以我觉得这种论坛好好把这些问题讨论讨论。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既然我们想研究未来还有什么措施?怎么去做?我们还可以回过头看一看,我们国有企业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或者这么多年改革解决什么问题、初步解决什么问题,这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我们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受国务院委托,专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重新把国有企业,谁能够把国有企业整体情况说清楚都很难说,因为财政部每年会有一个数,我们现在统计口径有点类似,但是数不一样,这个统计不含金融类企业,实际经营性国有资产这个统计是比较全的统计。现在到去年底有17.7万户企业,有85.37万亿资产,营业收入39.25万亿,在职职工3147万,利润2.58万亿,上缴税金3.45万亿,去年GDP是42.29万亿,财政收入10万亿,虽然这个数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可以参照我们资产多少、营业收入多少,我们有这么一个概念。要看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多年解决哪些问题?在哪些问题方面往前走一步,实际上三个问题:第一个体制问题、第二机制问题、第三结构问题。 一、 从体制问题来看,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这个关系实际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老说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际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和政府实际是一体的,过去说完全是政府职能的延伸,现在很多人批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都是政府补贴,干不好干好都一样,实际这个状况完全不一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和企业发生重大变化。 1、一个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关系得以确立和规范,政府不对国有企业付无限责任,过去企业亏损,到过年发奖金贷款,或者政府给钱,政府不给钱找银行给钱,这些不断向困难企业发展,这种情况彻底没有了。政府代表国家,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谁来代表这个国家?是由我们政府,比如中央政府、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资格,享有出资人权益,国有企业全部法人财产承担责任。 2、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离,所以我们叫政资分开,是政府的,政府怎么管它?不是享有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管,政府一方面有公共职能管理部门制定面上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管这些企业,肯定这些企业和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肯定不公平的竞争。政府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叫特色机构,但是没有公共管理职能,有时候说国资委政府怎么样?国资委过去是联盟,包括王勇经常说我们要有草根文化,虽然我们也是政府,但是也是草根,因为没有公共权利,用没有公共权利代表政府实现这个职能,如果你企业政府公共管理机构还管企业,一定所有政策偏向他的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一定不是公平的竞争。 这是体制解决的问题,我们原来做过一个统计,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个系统应该国家、省、区市、地市,当时十六大确立三级建立国资委,实际实践当中有很多尤其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浙江义乌国有企业还是很强大的,一开始没有成立国资委,他们搞一个国资办没有编制,只要也公共管理职能就不管这个事,后来搁政府办公厅,后来挤出这个编制,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做这些事,把这些资产加起来以后,实际上现在目前纳入国资监管系统的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比重资产占71%,营业收入87%,上缴税率85%,比重还是挺大的。再一个国资委成立十年,经过十年的探索出一种作为这么一个机构怎么履行出资人职责、制度、体系、包括措施做法。 二、机制问题 应该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还是发生很大的变化,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在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充满活力,我们一开始改革扩张让利,一开始发一点奖金,有一点奖金是机制变化的最初发生,把这个机制改造适合市场竞争要求的机制,大大向前走了,现在看来还是有问题。 1、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一开始大家批评国有企业上市就是为了圈钱,那时候在经贸委,经贸委有一个概念上市更重要是转机制,通过上市接受整个市场的监管,推动我们机制转化。到目前为止从公司制来说,全国大体90%以上完成公司制改革,从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来说比例低一点,其实很多公司尤其集团层面公司特别想改,包括现在搞董事会试点,如果你还是一个企业,按《企业法》注册的企业搞董事会绝对的,但是我们现在要把企业办理公司,现有制度比如重新评估成本非常高,什么都没有做换个名及其高额的成本。 2、公司治理结构也在逐步规划,国资委推行董事会试点,比传统的董事会有特殊要求,治理规范。 3、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来讲,虽然现在问题很多,但是还是大大往前进一步。 从机制来说国有企业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结构问题 从目前结构来看,经过三十年改革发生很大的变化,基本三分天下,不管国有也好、私营也好、外资企业,这几年国有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剩下国有企业基本上国有大中型企业层面上。 三十年突破期间一部分资源枯竭的企业退出市场,由于历史原因,像自然型的企业随着自然枯竭难以生存,过去没有接济机制,通过政策性的破产一大批。 逐步从加工生产行业也是退出,39个工业行业当中,2010年国有企业总产值超过50%的行业只有六个,基本集中自然型行业,低于10% 的行业有18个,其中服装、鞋帽、体育用品等国有经济基本很少了,或者只占百分之零点几,我们也算过一下,中央企业目前分布在军工、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军工包括十大军工,能源基本三大油、两大煤炭、五大电力、两大电网、三峡,交通、三大通讯加起来资产70%,国有资本更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集中。 国有控股来说从03年到2011年,国有企业比重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资产21%、营业收入27%,结构变化还体现这几年通过兼并重组,企业发展,企业实力越来越大。今年上榜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有43家,加上地方国有企业64家,所以国有企业结构上有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中央企业从国资委成立的时候,当时中央企业平均户均资产420亿,到去年中央企业每一户平均资产2396亿,应该说规模实力也是有很大的发展。这有些数,时间的关系差不多过一下,实际这些数用图表能够表示,这么多年从03年以来国有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这个表是全国国有资产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红的资产、蓝的营业收入,每年是发展的趋势。这次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紫的实现利润、黄的是上缴税金很平缓持续递增,实现利润曾经有过反复,尤其08年金融危机到07年是高峰,08年金融危机之后持续的上升。 这是中央企业上缴税金实现利润,我们现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这么多年改了什么?就是体制、机制、结构,但是改到位没有,都没有改到位,下一步还是更多围绕体制、机制、结构来做。前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个,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方向到底是什么?还是要和我们党、我们中国关于经济发展重大的原则确定,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应该可以确定。 1、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发达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不是全部私有化,搞的这个数只剩多少,应该说在多种所有制发展同时,要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这是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新的领导班子上来首先说宪法,公民都要遵守宪法中央也要遵守宪法,原来中央企业有一个人考到外交系统干部,他跟美国人说天天盯着国有企业不放,国家之间外交关系首先相互尊重,首先尊重宪法,我们中国宪法就规定国家保障国有经济发展,至于公平竞争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说我有国有企业就歧视国有企业,这是宪法所决定,得尊重你的宪法。我要天天说美国什么竞争花那么多钱,劳民伤财像我们多好你也不愿意。当然还有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都有很多研究,起码宪法角度还是发展国有经济,但是调整布局结构。 2、推进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和竞争力。我们讲改革,今年十八大里边专门有一句话,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实际上我们一直讲国有企业改革一定是市场化改革,如果不是市场化改革肯定是一条死路。昨天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说国有企业改革前景就像一条康庄大道,它的方向通过市场经济这条路走,有活力、有竞争力、有控制力、有影响力这是中央的要求,但是这个里边还有一条小路岔路岔出来这个就是私有化,国有企业没有第三条路只有两条路,目前走到岔路口,往前走遇到很多困难,来自各方面来自自己、来自别人、来自政府、包括党的机构,实际上有没有来自国资委也很难说,还有更多来自于极端私有化,当然说不愿意往前走差点往下走就行,但是这条路走一定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有什么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最大问题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最大的问题、首先改什么?大部分人跟说我最大问题用人机制,一定向职业经理人方向发展,这个用人机制如果有大的突破,市场化这个路就会更宽敞,另外还有国有企业改革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从什么角度来?我们这段时间其实也在做一些研究,跟一些学者也在讨论,因为我们国有企业和任何西方国有企业不一样,这么庞大的国有经济总量,而且对它的功能和定位不是很窄的,比如我们就是为了弥补政府调控不足、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其实我们国有经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在整个经济当中起主导作用,维护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功能趋向是多样化,是不是所有企业一种模式改去,我觉得老师应该好好研究,要分类监管,怎么分?分成几类?又是非常大的学问,“十二五”有公益性和竞争性的企业,要我说也不对怎么有公益性?如果公益性非常窄,公益性是股东不能享受利润、享受收益,你拿钱建这个企业,企业可以挣钱,挣的所有企业一定拿来继续发展这个企业,我们上市公司都是公益性,公益性企业买你股票干嘛,这种分法可能有问题。 还有三分法,一种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比如公交、机场、城市道路设施可以带有公共服务性企业,还有带有功能性的企业,既有国家赋予它或者经济发展某种功能,又是市场经济竞争当中生存的企业,比如三大油、三大电信、十大军工,只要国家觉得对有功能性要求就是这类企业,其他就是商业类企业,对三类企业改革措施、结构调整都应该一样,尤其商业企业可以大大突破,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它、要求它一定会干的很好。 当然我们立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一流企业,虽然大企业华为非常好,但是这样的企业毕竟少,更多大企业还是在国有企业里边,参与国家竞争、国际竞争没有这么一批大企业体现国家竞争力,现在中国经济全球总量老二,节能竞争力现在还是很弱。这里边还有体制问题,体制、机制、结构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深入思考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我觉得我们国有经济现在到了一个结点,更好向市场方向迈进一步。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徐传谌:彭华岗局长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路径说的比较清楚,感谢华岗局长演讲。下面请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博士做主题演讲。 张杰:尊敬的徐老师、各位专家、同志们上午好!很高兴有参加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十八大刚刚结束,中央经济会议刚刚结束,未来十年将由新的领导人领导下,实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这里边很重要的问题国有经济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发展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也有很多争议,我想今天借讨论会,战略性调整觉得更重要从观察实证角度给大家一些思考,怎么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的发展?刚才从法律角度、宪法角度是一个角度,但是更多人可能不从那个角度看问题,为什么发展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对中国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觉得这个问题对我们经济调整、战略调整非常重要的。 虽然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了巩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主体、增强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都有综合描述,但是在市场中尤其学术界号称主流经济学家们,依然在说国有企业存在必要性?如果没有国有经济存在腐败问题能不能存在?如果没有这一块中国经济可能早就超过美国,中国经济发展很多问题源于这一块。前一段在北大开会,我说看问题不要看概念看结果,他说美国政治制度多么好,议会审核美国的预算,中国就没有人管?美国管负债这么高永远还不上,还说管的好,中国预算没有这个程序,但是中国负债率远远比它好得多。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概念,现在发达国家都是持有经济,中国要想发展规模必须上去,我的观点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短短三十年实现高速增长,我们要从三个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成长: 一个我们从世界范围来看,假如说都是采用私有化、都到了欧美高度就不真了,实际不是这样,即便现在最发达国家,美国、欧洲、西欧一部分国家但是他们其实只占总人口15%左右,GDP占50%,但是人口就那么一些国家,还有两个观察希望学者进一步研究,最早一开始就是才有私有制主导,比如印度、还有拉美很多国家,都是私有化道路走,一直没有进入最富有、最发达的国家。 东欧改革以苏联改革为主体,私有化很快被发展,90年代苏联改革若干年发展比中国好得多,印度今后一定比中国好得多,结果十年下来不但没有超过中国,离中国距离越来越大。 2、中国看,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展的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块是国有经济的推动和带动,如果没有这一块的发展我们回过头再看没有国有经济领域企业,中国企业是什么状况?中国比较优秀佩服海尔老总,在国有企业比较少的行业真正发现发展、实现国际竞争。但是大多数企业凡是没有国有企业主导地位的,都被外资公司进行垄断,最简单一杯水、一桶油这些行业绝大多数被国外企业垄断,让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反过来看中国总体发展,采用国有、民营、外资发展这条路,使中国高速增长。国有经济很好控制领域里边,包括零售的终端市场更多跨国公司在做。 从国际上发展情况来看,以及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同时,我的观点要推动跨国公司的成长,要与狼共舞,没有跨国公司进步你企业也不会本身提高,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你好好放眼看看国际上一个情况,其实推动欧美的政治和核心力量是大的资本在后边起主导作用,今天发达国家面临的困境,尤其是欧洲和美国,为什么短时期我认为非常难?主要在于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非常有限,民主的政府为了满足选举需要,不断承诺改善福利,福利提高一定程度成本在上升,企业竞争能力在下降,全球的资本向民意方面流动,更多跨国公司为什么进入中国?因为中国增长才能满足资本增长需求,所以现在困境就是一个矛盾,一方面获得选民支持不断改善福利,刚性支出难以想象,第二由于成本总体上升企业外移、甚至很多资本外移让他税收下降,简单靠征税也很难,收支的问题也很复杂,左右政府最终的结果包括选举结果。 大多数老百姓投票听谁?其实很多媒体,西方媒体大多数私人,其实选举结果后边推手是跨国公司大的资本,为什么坚持商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不让跨国公司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他们会用他们手段制造中国发展各种障碍和矛盾,其实现在也在不断制造中,由于中国结构的问题,他们不让中国发展,真正国外跟中国做比较僵的也很少,因为他们利益也在这边。无论从全球角度看问题、中国角度看问题发展国有经济未来十年依然坚持这个道路,国有经济发展尤其建立更好的竞争力方面,我不赞成国有经济简单分公益、竞争不竞争,我觉得判断国有资本需不需要加强关键点在于产业竞争力?如果中国企业在全球保持领先,国有资本可以逐步退出让给更多社会资本,因为在培育一个企业,所谓公平竞争实际是不公平,因为行业的竞争、产业的竞争首先要资本、人才、管理的经验,这些受过西方发达国家长期训练的人,中国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能力,像印度、拉美这些国家也同样经济主导,为什么竞争不过跨国公司?因为跨国公司资本、人才、管理永远比你强,如果我们放开一杯水也做不过人,一双鞋盈利的东西都是跨国公司垄断,把握国有企业很重要建立国家整体竞争优势,使整个国家健康发展。 这里边给大家一个实证,并不是说完全竞争的领域国有经济就做不好,我们恒天这几年竞争的结果,可能为未来中国所谓竞争性行业是一个竞争结果,上个礼拜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把旗下棉纺企业卖给中国一家企业,恒天无论规模、实力世界第一,这可能中国未来十年将会出现比较普遍的情况,很多企业在完全市场竞争中竞争不过中国企业,如果中国纺织按照过去人的说法,全部进行私有化,我们今天不会是今天,一定核心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由于国有经济存在、国有企业的存在,导致这种结果,今后肯定有很多行业面临同样的情况,但是作为中国纺织行业,如果不是在国资委领导下,两次可能进入非常困难的情况,98和08年的结构调整,我们08年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国有经济体制下可能也会出现新的情况,正因为有国家的支持、有这个团队、有结构性的调整在困境中实现快速的发展。 如果看恒天前十年,十年平均水平一直在100多亿,有三年多时间增长400多亿,同样还是这个企业、同样还是这个体制,环境还比过去更加困难,为什么实现更多盈利增长?关键在于它的经营者,从我们实证来看,企业经营好坏跟产权没有关系,关键看让谁经营。为什么国有企业扮演重要的角色?像我们这些没有资本、也没有钱、不愿意交易探索第一桶金,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给谁做,恒天赚钱跟谁有关系?肯定不是我,还有很多企业,中央企业快速发展真正垄断行业就十几家,大多数都是非常竞争行业。水利完全竞争性行业,从零做到全球第一,从亏损做到净利润100亿。现在很多私人资本来源,因为中国往前推十几年、二十年都是没有钱,现在有些人有钱了,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绝大多数优秀人才其实还都是在国有企业这一块,我的观点国有企业经营结果最终给全国人民留下一块蛋糕,是给未来人民留下福利。欧洲美国改革假如留有这块比例今天不会这么难,都被超级精英分走了,最聪明的人占有更多的资源,国有企业存在给很聪明的人提供舞台,但是经营结果是全国人民占有资源,大多数穷人需要有一块资本,留一块最后福利。我的观点中国未来发展毫不动摇、坚决搞好国有经济发展,尤其中国是大国。 台湾是我们所有经济学家、政治家们鼓励、最希望的模式,文化是中国,台湾中华文化传承比大陆还好,经济是纯私有、政治是绝对民主,但是就这么一个台湾,原来四小龙龙头,这些年下来,这么小的区域都实现不了更好增长,中国这么大范围怎么调整。我说整天发达国家让你向他学,走他一道,如果目的想让你超过他,今天就不跟你反对了,骨子里不想超过你,要想赶上别人必须走不一样的路,走同样路永远超不过人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徐传谌:张杰董事长通过对国有企业国际比较和恒天集团近些年发展实力,令人信服说明国有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他的一句话,“国有经济的发展是为穷人留下一块蛋糕”,这句话很朴素但是道出真理。下面有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海航老师发言。 郑海航: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感谢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热情邀请我参加会议,刚才听了彭局长和张总很重要的发言很受启发,特别是彭局长做了信息量很大、很权威的演讲,我本人是一个书生、是一个学者,我作为学者谈一点个人意见,请教在座各位学者、各位专家。 我发言题目是“国有产权”,我想可以叫“掀起第三轮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高潮”,这个题目反映我的观点,过去我们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已经进行了两轮,第一轮是敬爱的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时代进行的第一轮改革;第二轮应该是我们敬爱的胡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旗帜下进行的第二轮改革。 大家知道第一轮改革就是产权改革,过去改革从78年开始,产权改革应该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90年代第一轮实际上起点可以说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以后1998年之前我们产权改革主要在一些优秀的企业,像中央选了100家优秀企业进行试点,到97、98年中央全面推开的时候,发现中国国有企业要改制的时候非常困难,每一个国企背上背有三大沉重的包袱:第一是沉重的债务;第二富余人员;第三企业办副业,背负三座大山推向市场和其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竞争,显然像老人跟年轻运动员赛跑那是不可能,所以中央马上意识到,非常及时提出脱贫,朱镕基总理主持通过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债务重组、主副分离这样使国有企业减负脱贫,这是第一个高潮,有两三千万职工下岗。 第二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而且全国成立国资委,成立国资委意味着政资分离,国资委成立之后还有私企分开,国资委成立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唯一对国有企业进行以股东为代表身份进行监管,打破过去五龙治水和十龙治水,而且国资委指导全国国有阶级可以说如火如荼进行第二轮的产权改革,第二轮特点在全国范围,而且是抓大放小,国资委集中涉及国民经济命脉,集中进行改制上市,同时对其他国有企业放活改制,应该说2002年以后一直到十七大期间这一场改革,我的看法发展很快、也很深入、而且很有成绩。当然在中间不同意见很多,而且中间有曲折。 有一个曲折MBO管理者收购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当时受到社会上一些学者、一些人批评指责,甚至掀起一股来势迅猛、狼烟四起雄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失败,恰恰呼应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改革几千万职工下岗公民利益受损不满情绪,主张改革的经济学家集体失语,当然后来中央针对具体问题一方面坚持方向,另一方面采取很多完善政策,应该说经两轮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使国有企业产权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一大批央企发生巨大的转变,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体制。 截至2012年9月我国A股上市公司一共2470家,其中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52家,这952家数量占到39%,市值占到52%,可以说不止三分天下,而且是半壁河山,到2011年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366家,比2005年增加117家。资产是占52%、销售收入占到60%多,净利润占到80%多,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出,央企机制有很大的转化,而且涌现一批产权明、机制新、活力强这样的新国企包括中石化、中海油。国有企业改革前面两轮取得这么大的成效,为什么掀起第三轮产权改革的高潮?简单一句话回答,因为我们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我们产权改革、产权结构只能说打一个框架,党的十七大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央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模式的转变,放在社会各种复杂矛盾平衡和维稳,这样使前两轮改革我个人认为近几年有所放松、有所停止,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回潮,我的根据如下: 1、央企现在196家控制到177家,长短不齐,总体来说央企效率不算高,首先央企前两轮减员增效并不彻底,甚至企业办社会还有回潮,央企由原来一个部委所属的企业,下边有成百上千家子公司、分公司,经过一二轮改革是瘦身了,有的不彻底、有的回潮,现在有相当数量服务性企业增加,导致永远增加、效率降低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最近几年我给大的央企做一个课题拿出咨询报告,比如石油大公司名列前茅的,应该说在央企里边很有地位,管理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样的企业和国外同行壳牌比,利润是壳牌三分之二,但是人员是壳牌六倍,我们还指望大央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你是人家利润三分之二,人员是六倍怎么提高效率,怎么保证效率控制。 2、央企的上市公司又小既散,而且更重要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彻底干干净净整体上市,现在所谓整体上市什么标准?原来09年定四项指标达到80%上市就叫整体上市,现在一项、两项指标达到就叫整体上市,最好现在十七家四项达标80%上市,还有20%储蓄公司,在每一个上市公司上边都有国有独资母公司的壳作为储蓄公司,这样情况跟国际上比较一下,我想世界上500强有93%企业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几乎都是集团母公司整体上市,而我们117央企子公司,几乎都是子公司上市,而母公司仍然是国有独资。一个子公司、一个国有独资,这样形成机制不同、战略不同,就像神华,神华上市公司利润很高分给母公司,母公司再按照自己的战略再去投资,还有运行规则不同,两个独立三个分开,国有独资公司就不这样,这样形成双重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没有矛盾吗?阻碍央企的经营改革。 3、国有独资母公司这个壳近几年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庞大,而且市场机制更弱化,比方说09年的时候是21家整体上市,现在退了变成17家,整体上市多了三家,现在达到两项指标就算整体上市,标准不一样。 国有公司独资壳对央企治理影响带来一些问题,南开大学今年发布工资指数也很好的印证,前些年公司治理指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比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高,但是近几年出现明显的回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工资指数总体低于民营公司上市公司工资指数,均衡60.6%,过去是国有高于均值,现在反过来民营控制上市公司上市指数高,国有上市公司工资指数59.4%,跟民营控制上市公司比,除了监事会指数高于民营,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激励指数国有控制都低于民营控股。 面对这样一个产权的问题,借用革命先驱经典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要努力,我认为需要掀起第三轮国有产权改革波浪,第三轮跟第一第二轮不一样,第一轮是起点,第二轮是第一次改制上市,第三轮它是初级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阶段目标服务于总体目标,从机制搞市场经济机制,我们产权结构就应该是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模式完全适应市场体制。我们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产权结构也应该适应培育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客观要求,这就是目标。 我们的思路,我的建议大多数产业退出,上市大多数产业里边要取消国有集团母公司,也就是取消央企上市公司上面母公司壳,把企业完全推向资本市场,实现彻底的上市,当然对接上市也要按照是不是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战略资源,是国家国有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或者参股就要分类,对于央企已经上市公司,有的就是一家,多的到十几家,克服规模小、数量多这样一些问题,避免在同业竞争,所以进行要整合。能不能取消这个壳?怎么取消?首先我们解放思想,实现十六大决议提出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体现,也就是我们十八大强调的公有制主导地位。 有的人可能担心把上面壳去了以后,国有怎么管?我们请他们看一下金融企业四大商行全部没有壳,全部整体上市,丝毫没有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丝毫没有影响共产党执政地位。 再一个需要取消国有独资市场主导地位确实困难,新总书记提出用于突破利益互换的权利,取消上面壳有四大障碍,第一央企领导的期,现在企业不讲级别,据说64家归国务院管的央企有些领导比中组部管高,很孩子存在企业的级别;第二垄断企业的垄断利益;第三中央国资委所属的企业和地方国资委所属出现冲突,一个省范围内把所有钢铁企业组合成立一个集团,不管效率和定位;第四我们央企广大职工对央企还是依赖,确实照顾实际利益问题。怎么取消这样壳?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采取大部分上市,上市子公司收购,壮大国有经济这一块,另一部分效率低的就将它非国有化,怎么进行很艰难的改革?一个拿出朱镕基那时候魄力,进行这样的改革,另一方面还要适应现在新的形势,一定准备好改革的成本。 我有三点建议:第一点就是有企业、社会、政府三方组成改革资金,专门用于改革的涉及职工补贴方面,第二剥离出来企业,国有资产一时买不起,不是送给你,借鉴债券股金思路,股转债,是国有的股、国有资本但是借给你,以后还;第三国有资产有些拍卖用于员工的资金,已经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和整合,整合原则打破央企和地方国企壁垒,现在整合都是央企和央企系统整合,地方企和地方企内部整合,重组的时候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因为现在企业之间不是单个企业。还有人担心现在经济效益低、经济不好,钢铁全行业都亏损怎么改制?我觉得恰恰黑暗改制提供机会和理由,正好可以把产权改革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进行,把收缩效率低可降低产能过剩,英国钢铁公司就是例子。90年我到英国钢铁上市公司考察,原来国有的,后来20万人几百大类什么产品都生产严重亏损,后来搞股份制,国有占很大一块,再一个产业结构把所有亏损全部平了,集中上不锈钢,20万人变成5万人,效率大大提升。如果接受这样的建议我们应该以百倍勇气和智慧迎接新一轮产权改革新的高潮,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徐传谌:郑老师对国有企业面临困难非常熟悉、对第三轮产权改革建议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负担,轻装上市增强实力,感谢郑老师发言。下面请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荣兆梓教授发言! 荣兆梓:去年会上有一个发言,今天发言是那个发言的延续,我想接着前面几位老师讲的进一步改革话题,说点自己的看法。刚才郑老师说了一些现象,比如整体上市问题、治理结构倒退,说到底就是改革在半路当中停的时间太长,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自由发酵。 我今天主要讲问题,对现在大国资委体制问题归纳三个问题:第一国资委太大,和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其实互相制约,如果再减规模可能顾不上,规模大了是有问题,国资委旗下资产已经占到GDP一半以上,这么大的规模央企或者国有企业集团,它是统一产权由集中统一机构管理,无论如何我觉得把它国家是一家,跟计划经济有区别,一个不是全覆盖只有40%,市场经济有40%统一管理国有集团存在,对市场经济规律健全、市场经济有效发挥显然有影响,另外对自己效率也有影响;另一个方面现在国家内部管理不是集中式管理,是控股公司模式,比真正意义上控股公司更加行政化,适应市场需要大的国资委体制要改革。另一方面受制约,这个制约讲企业回到国有企业改革从市场经济完全退出,就不需要讨论问题,国有企业自负盈亏,当然是必要的最终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能发展,活着干吗?更完整的说法提高竞争力基础上,更好承担起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才是我们改革问题。 张董事长讲一条比我们学者概括更加精准,就是为穷人留一个大面包,这是国有企业最重要的作用。按照这个来看国有企业规模其实多多益善,唯一障碍跟社会整体效益有矛盾,只要提高效率为什么越小越好?动不动拿美国比,我们跟他不一样的,不能用宪法大帽子压,我们要讲道理,我们是劳动者的国家,从这个角度的话我认为国有企业规模需要增加。这面临两难选择,国有资产欢迎体制改革思路要统一,管理资产管理方式多样化、国有资产主体多样化,在一般意义上矛盾不过大的政府体制,政府掌握资源太大必须坚持改革,大矛盾里边具体方面。 第二个问题垄断性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如何能够落实体制上的道路,这是两难。我们讲竞争性国有企业社会工人是比较复杂,在发展中国家推进经济繁荣发展,一个提高社会主义公平,这两条东西我理解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以自己存在和发展就能落实,我算过这样的账,国有企业在工业领域里边有40%资产是国有,如果把这块去掉全给民营或者非公有经济,整个非公有经济资产总量增加三分之二,中国最富有的一千人平均资产54亿,总量54000亿,按照资产平均分给他们,他们能增长三分之二,如果我们把国有资产分给他们实现私有化,中国最富有一千人一夜之间变成百亿富豪了,这么巨大的社会破浪用多少力量调整它,对社会效益宏观经济肯定有影响。我们不主张竞争性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希望彻底和政府分开,这样的话能够轻装上阵。国资委一开始说不是政府,现在说政府特赦机构,作为政府它对企业很多问题方式不一样的,我搞国企改革那么多年,我在安徽有很多国企领导朋友,这些人在企业都是兢兢业业,他们说搞不好。仔细和他们聊天才明白他们意思,他们说搞不好现有体制下搞不好,目前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在人事管理下、政策干预方面没有办法改,他们不改搞不好,我说改革就不好一个意思。 垄断领域的国企应该有分工的,除了完成上市的社会事物之外,还有运平宏观经济波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这类功能,这类功能不能靠看不见手调控,必须政府大老板赋予它一定责任才能做到这个责任,国资委本身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明确说公共职责我不管,这是顶层设计问题。对这些企业来说其实有政企分开不能太过头的问题。外部确定目标责任,否定不行。 一方面政企没有完全分开,导致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竞争弱势,另一方面国资委因为过多把自己首要目标放在保值增值上,对于政府的对企业规制、落实国有企业其他功能很难落实,导致庞大国有企业更多关注盈利目标,导致垄断。我觉得老百姓讲话有一些道理,我们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确实落实不好,这里边以国资委体制冲突关键。基本观点两类国有经济要从顶层设计上分开,法律地位分开、功能目标分开、组织架构分开、管理原则要分开,这就是大国资委下一步改革主要方向或者主要突破口。 我也赞成郑老师讲的观点,我认为哪些观点和实现这个目标相辅相成的,不矛盾。关于具体怎么改?我的意见在今年第一期公有经济发表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我主张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分成三大块: 政府层面建立若干的投资基金,或者竞争领域资产直接划拨社保基金,分流国资委管辖竞争类企业,使国务院政府机构从全民所有制身份淡出,实现竞争领域去国有化。 第二脱离竞争性资产自然垄断的领域,设立提供公益服务的法人,比如国家电力公司等,将其淡化追求利润的动机,政府在垄断领域强化规制、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窗口。 第三块在两者之间,既有一部分竞争性质、又有垄断性国企,我主张设立国有控股公司,比如国家能源控股公司国家电力控股公司分行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直接跟行业管理,行业管理迎角比国资委管理更加有利、更加深入,做到国资委管这么宽跨度情况下管不了的事情。 这些实现之后逐步实现之后,国资委将自己改造国家经营性资产合规合法有效经营的监管机构,直接面对若干信托基金、公益服务的特殊法人、执行国家政策目标的控股公司,建立国有资产信息披露制度,现在很多国有企业很多资料看不到,完善法人治理制度和资产预算制度等,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徐传谌:荣教授对今后国资委改革提出很有建设性的建议,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管理,以便实现不同性质的企业社会目标和企业目标。 (茶歇) 主持人 李俊江:上半部分四演讲者质量很高、观点很精彩,与会代表很受启发。由于会议上半段延时二十分钟,为了会议准时结束,我想我们发言人原来预定25分钟,我想每个人发言15—18分钟,下面第一位演讲人是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大家欢迎! 徐传谌:我发言题目“国有经济进退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石,这本来不是争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念,然而对这个争议愈演愈烈之势,在国外以新自由主义学华盛顿共识在全世界转型国家推行自由化,国内自由学派与华盛顿共识遥相呼应,转变国有企业必须盈利性领域退出,世界银行也建议中国重新定义由国家掌握垄断行业、战略行业,将他们局限工业。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区别惠及公民的利润,如果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私人资本占据统治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就会崩溃,中国就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国有经济进退演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争议?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召开了。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应该如何认识国有经济进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我从六个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由于国有经济为主公有制主体地位决定的,一种社会形态由该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决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占有关系和分配关系,生产占有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的对象主要剩余产品及利润,利润归生产资料者所有是天经地义规则,集体私有制利润归集体所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利润由全国代表全民所有,再根据全民需要再分配。当前中国同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情况下,由哪一种经济成分决定中国性质呢?事物性质由占支配地位一方决定的,一方要想占支配地位必须数量超过对方,进而在质量压倒另一方面,必须共有经济在数量、质量保持优势,保持主体地位,保持大部分剩余产品归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也是党的十五大历次代表大会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理论所在。 集体经济规模较小、力量微弱,因实现共同富裕、鼓励其发展,但难以支撑社会主义大厦,只有共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一直是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脊梁。现在有一个观点认为任何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国有经济,也有公有制经济,所以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不能决定社会性质,这个观点忽略了在社会形态当中,究竟是哪一种经济成分占支配地位?任何社会在所有制占有上和分配上不是从而即存在。自国家存在以来,一直存在国有企业,但是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国有企业和其他公有制一起,才成为占主体地位、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成分,所以它才决定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第二点国有经济大规模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并发挥主导作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所谓大规模经济不仅自然垄断国有企业,而且包括竞争领域占主导的国有企业,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没有理论支持也没有实践的成功先例,将经济大规模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验,如果国有经济不能与市场经济相融合,难以提高效力,国有经济存在大部分存在的理由,社会主义方向难以维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不存在,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将大规模与市场经济相融合,不仅需要理论创新,而且需要实践成功。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勇气提出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对大规模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前无古人的探索,经过探索找到将大规模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途径,将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建立在制度上保证国有企业市场主体行为,法人制度产生使企业产权得到明晰,国家投入企业的国有资本成为企业法人财产,国家作为股东拥有所有权,企业法人具有企业独立支配权,有限责任权建立国家作为股东投入国有企业额度为限,对企业负责,而企业法人对企业负责,这就保证国有企业必须自负盈亏。 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使企业拥有自主经营决定权,国家不能任意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公司董事会依法享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使企业真正实现市场经济转化,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使企业焕发活力,并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竞争力。使中国经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并存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生产力,创造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第三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公有制比例大幅下滑,导致严重两极分化,威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私有经济的扶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公有制经济占比例不断下降,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断提高,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五个主要经济指标,私营企业在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从业人员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仅在自查总额上对私营企业还有优势,如果按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控股总额近年来年均比例下降4.9%趋势发展,用不了十年时间,公有制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利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生产力的结果,一方面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社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必由的弊端,严重的两极分化,经济系数从改革开放初0.28%上升2007年0.48%,实际已经超过0.5,有些研究机构估计目前达到0.5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国际通常认为经济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超过该社会发现动乱的危险状态。美国5%的人口掌握65%财富,而中国1%家庭掌握全国41%的财富,中国财富集中程度甚至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 我个人观点主要原因三个:一个生产资料私有化及其造成剩余产品的两极分化;第二以权谋私、官员分配造成财富分配不公;第三个原因资本市场是两极分化的加速器。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说过,社会主义目的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政治导致两极分化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什么新的资产阶级真的走了斜路,中国两极分化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第四点认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国有经济为骨干的市场经济,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改革国有经济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改革途径是什么?推进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从市场经济性退出,中国就能实现共同富裕吗?退出国有企业资产、利润能够让劳动人民得到吗?试想国有经济如果从盈利领域全部退出,这就意味着私人垄断财团资本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命脉,占有社会全部剩余产品也就是利润,中国就成为地道的资本主义,劳动人民只能靠政府国有再分配和富人再分配。 资本主义经历多次存在危机,这次前所未有,原因很复杂,结果很简单,不平等现象极端严重并不断加剧,目前全球有6100人掌握相当于35亿人拥有的财富,欧盟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表明,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高福利,是不可能长久的,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一次比一次加深,而解决危机手段越来越少,每次解决危机手段导致更大的危机到来,只要不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在恶性循环挣扎,直至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终点。许多外国学者提出种种质疑,一些国内学者引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使我们不得不质疑他们真正目标,是为中国老百姓共同富裕的思想吗。邓小平右的倾向不是拥护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改变全盘性质,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解决10亿人发展问题,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 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是总的来说改变中国面貌,邓小平这些话依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纠正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使权力得到有效监督,杜绝权力资本化同时,坚持发展和壮大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随着中国社会化发展而发展,不仅在自然垄断领域和安全领域保持控制,而且关乎民生大需求商品流通领域通过平等竞争发展扩大化,取得竞争力,国有经济只要具备市场经济竞争力不应该限制发展,应该大力发展,要在所有经济指标上超过非公有制经济,特别尽可能多盈利,国有经济全民性质造成国有经济盈利属于全民,恰恰相反为民争利,盈利越多越为共同富裕提供可靠保障。创造资本主义更高劳动生产力和发展速度,实现共同富裕历史使命,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防止两极分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所以在十八大报告肯定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深刻的阐述,核心内容就提了。 第五方面认识主张国有企业必须从盈利性领域逐步退出的目的,瓦解共产党执政地位,引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第六个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有责任纠正两极分化,使改革开放回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轨道上来。 纠正改革开放当中出现的偏差,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政权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曾经说过,将改革开放问题,不要忽视国家机器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强有力,一旦偏向社会主义方向国家机器就会干预纠正过来,改革开放政策会给我们带来风险,一些资本主义腐朽东西带进来,但是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衷心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仅在舆论宣传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实践中坚决纠正地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的机制,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轨道上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李俊江:感谢徐传谌的发言。下面我们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祁敬宇发言! 祁敬宇: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今天跟大家交流话题是淡马锡投资失利看国有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严格来说中国没有国有金融机构,以前讲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变成全民持股,没有国有一说。 但是工农中建国有成分比较高,所以我还是把他们按照国有经济谈,直接谈中国国有经济不是方便,所以我间接谈中国国有金融机构,我选取淡马锡,找这个公司既要符合国有成分,同时业绩比较好,从世界上其他国家找私有的有一些,刚才我很同意学者所说,产权不是决定企业业绩好坏根本因素,企业可能有好也有坏的,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看绝大部分是私企,国企也有做的不好,也有做的好。 我今天说的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注册的国有控股公司,时间关系主要业绩不说了,控制多少企业哪些领域。它的股票市值占到新加坡股票市值将近一半,这也不是封闭,有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超过400名员工在这个公司工作,给股东回报率达到17%,这个公司涉及电信、航空、金融、地铁、航运、电力、饭店等,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公司的身影。我说淡马锡重点不是说它,是说我们国家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报告,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国家持有比例逐年下降的,国家持股比例比较高就是农业银行,但是由原来100%下降到82.7%,交通银行本身就是股份制银行,清末建立改革开放以后又复建,国有比例低一些,但是低也比股份制银行高一些。 我们看新加坡国有公司进入危机当中的表现,不管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当中业绩都不好,这家公司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能力还是负数比较高的。为什么在这次金融危机失利?资金流向偏差,由原来亚太地区转向欧美地区,再一个他对银行股权的收购失利也是重要的原因,涉及渣打银行等私有股份更高一些。我们国家一些商业银行也有类似淡马锡到国外收购,国内还引进战略投资者,广发银行、中信银行等有很多。但是淡马锡投资国外银行失利占到整个银行领域40%,这对它业绩影响非常沉重,包括对每日银行的收购。这是2010年数据,在金融服务行业36%,业绩做的好也是金融,受打击失利也是金融领域。危机的时候一多半夭折掉了,还有一个我们大家经常回避的,他收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也是亏的,换句话说我们国家这些银行业绩不是那么好,所以收购它也受影响,资产回报率我感觉比现在一些金融机构回报率还是高,现在银行搞的短期理财产品4.8%,高一点5%,这些集团盈利率非常高,08年最高4.02%盈利。分布情况对哪些国家投资的区域,主要可以看到在亚洲区域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是他从1974年成立以来发展今天市值,国有控股企业经营业绩一样欣欣向荣、逐步提高,提高速度比私营企业还高。这个是主要投资公司有金融机构。 再一个他有一个主权债务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模式不仅显示一个国家实力,可以通过投资杠杆运动,实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协调平衡,对这一个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主权债务基金涉及的领域,能够说它的盈利,同时也要说它的风险,这个是投资回报,对我们国家启示: 1、公司治理机制,现在严格意义上没有国有金融机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虽然中央政府出资建立,代表政府,如何有效做公司治理需要我们考虑,同时我个人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村镇银行应该有所区别。到去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法人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还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商行、220家农商行、2256家农信社等,对这些金融机构如何好公司治理方面区别。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有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利率降低,优化股权结构要从国家金融安全和国家对金融机构控制权前提下看待这个问题。 2、加强制度建设。对党委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位置进行思考,淡马锡虽然新加坡财政部控制,实际运作中政府只在公司出现并购重大问题才进来,平常不参与公司经营,增加透明度。 3、加强监管。 4、薪资,金融行业经营系数最高,最高银行高管是最低银行高管4—6倍,薪酬差别太大容易引起短期行为,实际不好。 主持人 李俊江:感谢祁敬宇教授发言,下面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和军教授发言。 和军:刚才听各位老师像徐老师论文也经常看,像谢老师就是我博士生答辩会主席,作为学生说一点错话或者不成熟地方请各位老师指导。我演讲的题目是“国外垄断产业民营化及其启示”,民营化原因四点不详细讲了:经济属性,需求扩大技术变化;行政主义,在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尤其英美滞胀,保守党掀起民营化浪潮;国有垄断低效率,这个问题不容回避;巨大的财政赤字。 经济成效我说国外的民营化他可以讲不成功民营化各有各的不成功,即使成功的民营化也各有各的成功,这就是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无法复制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现在为什么看国外,同时注意自己的国情。经济成效在日本像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比较来说明显,详细不讲了,财政收入、生产效率、服务质量的价格这方面都是比较成功,当然我说成功的国家成功在这些方面,不成功国家像墨西哥、阿根廷有不成功的方面。 问题几个方面: 1、缺乏高效体制支撑,出现各种不规范。就像我们国企贱买国企,因为垄断企业卖给私人,它也是垄断企业,私人垄断和国有垄断也是问题。 2、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像英国铁路分财之后,互相子公司直接签订合同超过100个。 3、国外控制核心业务控制力。 启示: 1、民营化提升产业效率,现在就是矛盾,我们要控制,竞争行业还要进入,垄断行业怎么民营化?这个是挺难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事实质就是解决效率公平的问题,就是刚才前辈说了,国有企业是留给穷人的蛋糕,国有企业能解决公平问题,这是理想,现实跟理想肯定不一样,现在问题我们都知道,比如现在分配改革就是最大的反对国有垄断企业,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这个不能回避。比如银行,那么国有垄断是不是有问题?需要把银行民营化什么?不是,也不是这样。民营化是我们国家经济效率提升一个动因,同时也是贫富差距原因,因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反对为控制而控制,为民营化而民营化,确实效率和产权有关系,但是最重要还是缺位的研究,产权不能自动导致效率提升,而是民营化跟竞争、跟有效的管制体制是好几个方面一起导致有效率提升。比如垄断企业国有垄断变成私有垄断,不会自动导致效率提升。 2、需要配套制度的改革。没有体制的保证,民营化不会导致产业效率。 3、应考虑交易成本剧增的问题,垄断国企低效率并非民营化充分手段,为什么垄断企业低效率还不民营化?是因为有现在体制不健全问题,交易成本的增加就不细讲了,我们现在国家制度体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没有达到可以民营化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化会更差,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情况下民营化会更差,而不是我们不民营化,永远国有不是这个,而是只有体制完善情况下才能民营化,包括管制,现在垄断企业民营化、私有化,垄断产业会落到谁手里?比如我们现在电价垄断电价高,假如私有的话电价是不是会更高?因为你现在体制没有达到,没有办法。 4、重视速度,现在所有问题经济改革成功,并不是经济改革就是行的,经济改革走的慢、摸的石头过河是对的并不是一定经济问题肯定是经济改革太慢了,慢是对的,但是太慢不行。现在要改革顶层设计需要信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信息很少,很难顶层设计原因在于你不可能有那个预见性,摸着石头过河垄断企业改革是先易后难,由控制到规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能单纯为控制而控制,而要规制。 现在比如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公平竞争跟公有制为主体,这两个可能矛盾,公平竞争的话怎么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因为你公平竞争,怎么公有制一定胜利?国有制一定比私有企业效率高,把它打败,这个存在问题的。还有公有制按劳分配,公有制肯定保证按劳分配,我查了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公有制跟国有经济经济系数关系,是倒U型,国有经济比例低的国家公平,国有经济比例高的国家不公平,经济最发达国家最公平,经济最不发达国家最公平,发展中国家不公平,因为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中肯定体制不完善,我觉得现在公有制为主体,事实上从经济的量来说已经不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整个阶段来看,我们原来计划经济时候国有制一定是主体,现在公有制这一段时间不为主体,没有问题。说的整个阶段公有制为主体不是主体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一,比如说私有经济和经济发展矛盾,就是马克思说壳已经融不下生产关系、融不下生产力,必须回到国有化、社会化大生产,政府国有这样路子来,从整个阶段来看,我们这一阶段时间是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允许民营为主体,允许经济系数稍微大一点。但是你从整个阶段来看不是这样。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李俊江:上午一共有七位专家做了精彩演讲,实际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争议非常大的课题,特别是很多学者、特别是有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对国有经济持否定态度,所以中国国有经济在我们不断争论和讨论过程中发展壮大,既往国有经济肯定有很多需要改革和完善地方,但是中国国有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毋庸置疑,比如今年刚刚颁布中国经济人物多位是国有企业老总,今年张杰董事长也在讲台上做了精彩讲座,所以我们期待2013、2014年中国恒天集团张杰董事长能够站在中国经济杰出人物舞台上,证明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和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