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

发布日期:2019-11-29编辑:点击:

点击放大

会 议 简 介

会议综述:深化企业改革,规范治理结构 ——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财团法人台湾产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的“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 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2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于中......

会 序: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 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 会 序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 财团法人台湾产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 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 协办单位: 《管理世界》杂志社 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YAEM) 地 点: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前卫校区) 时 间:2005年9月23-24日 ......

主题演讲:演讲人姓名 单位及职务 题目 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规范治理结构 于宗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振兴东北经济的逆向思考 陈德昇 台湾政治大学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与挑战 ——苏南与东北的比较 肖万民 吉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陈麗瑛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媒体报导:于宗先:最大的梦想就是两岸能够自由交往 (2005年09月23日 10:21) 央视国际 新华社长春9月23日电(记者陆春华 杜学静)“最大的梦想就是两岸能够自由交往,台湾需要大陆的人才,大陆也需要台湾的人才。”75岁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所长于宗先教授22日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台湾的宣传不利于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如果两岸青年可以相互交流,就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

会 议 综 述

深化企业改革,规范治理结构

——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财团法人台湾产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协办的“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 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2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于中央和地方国资部门、政府政策研究机构官员、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共12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代表中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台湾政治大学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德升教授等7位台湾科研、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分析大陆和台湾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在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大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与改善软环境、东北与台湾经济合作与交流、东北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近些年来,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在前进道路上仍旧面临不少困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更新观念,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寻找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和方案。

1.深化企业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企业改革与重组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的背景下,对发展循环经济、优质型经济,推动经济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包括所有炎黄子孙都需要奉献力量的事情。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开,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使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内在动力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很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国企改革的速度在加快;二是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三是国企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企业活力大大增强。但是,大陆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市场化改革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确定合理而科学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2.推进企业改革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企业活力

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肖万民认为,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其关键在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东北国企改革。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认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规范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要达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保值增值的目的,单靠公司化改造是不可能的,必须进一步解决代理人问题或“内部人”控制问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应转向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彭华岗认为,国有经济既要保持必要的数量,又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要相应调整;从目前情况看,国有经济战线过长、过于分散、结构趋同等问题仍很突出,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亟待在调整原则、调整方向、实现目标以及实施策略上认真考虑。

3.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国有企业改革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因素。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归属问题。可采取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将国有企业彻底从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使其先公司化;二是在公司化之后,将所有资产经重估后加以证券化;三是在公司形态形成过程中,亦可接受私人、民营企业,甚至外国企业的投资;四是当国有企业资产中的国有部分降为49%以下时,政府应放手让其民营化,同时使其证券上市,让社会大众有机会购买其证券,成为民营化企业的股东。不仅如此,为防止财团或者规模投资者持有较大份额的证券,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加以必要限制。

二、整合市场资源,不断提高企业改革与重组的质量

1.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甄别行业特点,进行结构调整

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认为,东北地区产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策略。对于推动东北产业的发展,究竟是振兴旧有产业,还是建立新的产业,应该对其客观评估,如果不具备比较优势,就不宜对其再作大量的投资;对于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与潜力的企业,就欢迎包括民间企业在内的投资者来投资;对于新兴产业,可由企业家进行自由选择,由政府进行配套和辅助的工作。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陈清龙先生认为,大陆国企改革和民营化进程,和近年来台湾公营企业民营化十分相似,不论大陆国企改革的方向如何,事先都需要进行内部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市场价值。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吴添彬先生认为,企业改革过程中要关注企业资源规划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地位,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经营活力的目的,为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提供基础和保证。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推动成熟企业二次创业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纪玉山教授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许多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解决这些矛盾,不仅在于对老工业基地的原有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更需要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档次,用信息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系刘常勇教授认为,老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组织僵化、创新活力沦丧、原有市场成熟、无法继续成长,而这些问题并非仅是股份制改造或嫁接外资就可以获得解决的。他认为,变动的外部环境虽然是导致成熟企业死亡的主要因素,但是也是创业精神孕育的园地,成熟企业存在着二次创业的可能性。企业能否二次创业,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与创业精神,改变组织对于新事业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也要设法排除母公司对于新事业的牵制等。就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过去国企改革的重点均放在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或内部经理人接手等方式,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也发生国有资产流失、贱卖、破产倒闭等不良后果。许多老企业并未因改制而获得持续成长的青春活力;而改制造成的大量裁员,也为社会引发许多的不安。因此,可以采取创业型新事业开发模式,作为改制与出售之外的一种备选方案。

三、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1.民营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认为,民营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虽然逐渐加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民营经济对经济的贡献度和运行质量仍旧较低,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能量不足;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自身扩张能力弱;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的主要作用,转变观念和思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台湾文化大学甘露泽教授撰文认为,台湾中小企业从“委托制造代工”(OEM)与“委托设计代工”(ODM)开始逐步形成产业链,并在适时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发展资本市场,使得台湾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企业,转型成为较具现代化、具有国际观的中大型企业。大陆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健全,贫富差距扩大。要增强企业创新与培养全球运筹的新思维,台湾的中小企业的成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大陆的参考。

2.不断规范和完善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和金融支持,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就大陆民营经济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信用制度缺失的客观性。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齐平副教授撰文认为,发展民营企业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在于诚信不足问题,需要从民营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民营企业诚信制度。就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麻彦春教授等撰文认为,与台湾和其它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借鉴台湾和江浙地区的经验,需要建立以中小企业为融资主体的金融体系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过文俊教授认为,借鉴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举措,大陆要坚持制度先行与统一监管的原则,推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配套联动,用市场机制把地下股票交易纳入规范管理的渠道,放宽中小企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开发行股票的管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池晶教授等撰文认为,大陆与台湾保险企业各自具有竞争优势及互补性,台湾保险业在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方面,更容易与大陆保险业贴近和沟通,理应成为大陆保险市场的主力。

四、强化人才战略,注重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1.树立人才兴业思想,整合市场经济中不同参与主体的人力资源

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能再单纯依靠诸如大豆、高梁、石油、煤矿等资源产业,也不能完全依赖传统支柱产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好转,更主要的依赖在于人才资源。只要能不断地吸收人才、培植人才,并随时间不断升级,使其创新源泉涌出不绝,创造出新的产业。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麻彦春教授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这个人包括企业一方的人,也包括政府一方的人,但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市场,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状态。

2.合理制定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和开发机制

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陈清龙先生认为,经由国企内部的改革培训,能够为职工就业转换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不断培育不同层次的、新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广东金融学院黄文锋教授撰文认为,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可行措施在于:首先从最基础的激励制度要求做起,按照市场方式选拔经理人;其次,大力培育独立董事市场,提高激励制度的效率;他认为,股票期权是一项代价高昂的激励制度,在资本市场效率和会计准则质量都不高的情况下,不急于实行该项制度,而应该扎扎实实落实好基本的激励制度,努力完善基础的计量技术和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可替代股票期权的长期激励方式。

五、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中国大陆在国际市场上贸易和投资地位不断提高,正在逐步成为东亚地区生产过程分散化的核心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对东亚其它经济体具有积极作用,在此情况下,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共赢”机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东亚地区现有的贸易格局,东亚地区将形成一个以中国大陆为枢纽的新“三角贸易”模式,大陆的出口增长不仅不会给东亚新兴经济体造成损害,反而会成为推动后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有可能逐步取代日本成为东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者,中国正在从区域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以及直接投资吸纳国等多个方面,成为东亚地区生产过程分散化的核心领导者;未来,东亚各经济体将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进行区域产业分工的调整和布局,这种调整不仅对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赋予更高的责任或约束,也为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机。

2.海峡两岸在贸易和投资上存在着互补性,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应该成为明智之选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陈丽瑛研究员比较分析了外资企业对台湾和大陆投资的特点、趋势及影响。她认为,两岸经济发展初期,都是以吸引同文同种的华人投资为主,然后外资逐渐冲淡华人资本投资的发展过程。从台湾经验看,1980年之后,由于大量本土中小企业的成长,逐步替代外资企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大陆由于服务业改革进度不够快,尤其金融服务业改革的滞后,造成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因此,她呼吁,为达成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贸事务、改善贫富差距的目的,需要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共享两岸各自拥有的相关经验;她还呼吁,台湾服务业、特别是诸如与经贸事务相关联的国际贸易业、运输物流、金融、工商法律顾问等,应尽快到大陆开设分公司和进行实质性投资,以避免失去难得的大陆投资机会。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孙少岩教授撰文认为,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大陆市场,两岸经济交往的主导领域将由制造业向更全面的经济分工转变,对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提出更迫切需求,长期看,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目前,即使不能马上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海峡两岸的间接、单向经济合作仍有新的发展空间。

六、适应市场化改革需要,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改变传统思维观念,为企业改革与重组提供制度保障

1.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重组中作用显著

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认为,大陆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与政府的态度及作法具有很紧密关系。政府要摒弃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经济运行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合二为一的做法,变革落后的官僚作风,为民众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企业也需要改变依赖上级和政府的旧有习惯,切断政企之间的脐带,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德升教授认为,服务性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他指出,通过比较苏南与东北政府运作模式,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一定区别。就东北而言,缺乏相对较好的服务与人文背景;存在着传统体制的制约与局限,官僚体系仍显庞大,行政干预仍然较强;政府转型较慢,成效不明显,法治观念淡薄,这些都构成了苏南和东北两个区域间政府运作的差异性。因此,企业改革过程中,强调政府转型十分必要,其中,较关键的在于突出民主、法制和制度的建设,强调市场机制和法治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行政文化、组织结构和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良好的服务型政府。

2.思维观念转变是提高企业改革与重组质量的内生变量

台湾“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认为,东北传统观念与作风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比较强的制约作用。他认为,一个人很难逾越自身的习惯领域,其行动常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要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东北人而言,尽管已事过境迁,但对计划经济体制依然存在着依恋。在国内变迁、外来压力加大的情势下,东北必须考虑的是,还有哪几种自然资源是其比较优势?还有哪几种产业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彭华岗认为,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搞不好,也并不是说私营企业一定能搞好,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运作。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任盛汉先生指出转变观念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改革要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不能只在一旁等待“扶贫脱困”,要在企业文化创新、职工自助就业方面有所突破。

会 议 会 序

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

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

会 序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

财团法人台湾产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

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

协办单位:

《管理世界》杂志社

北京禹阳中欧经济管理研究院(YAEM)

地 点: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前卫校区)

时 间:2005年9月23-24日

2005年9月23日上午 8:30—12:0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报告厅

会议内容:

1.会议开幕(8:30—9:30)

主持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8:30—8:35

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幕,简短致辞,介绍嘉宾

(2)8:35—8:42

吉林大学校领导致辞

(3)8:42—8:49

吉林省委副书记 林炎志 致辞

(4)8:49—8:56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陳德昇(Chen,Te-Sheng) 教授致辞

(5)8:56—9:16

台湾“中央研究院” 于宗先(Yu,Tzong-Shian) 院士致辞

2.主题演讲(9:16—9:35)

主持人:陳德昇(Chen,Te-Sheng)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1)9:16-9:35

演讲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3.会间休息、代表合影(9:35-10:00)

地点:东荣大厦门前小广场

4.主题演讲(10:00-12:00)

主持人:陳德昇(Chen,Te-Sheng)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2)10:00-10:20

演讲人:肖万民 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演讲题目: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3)10:20-11:00

演讲人:陳麗瑛(Chen,Lee-In)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

演讲题目:吉林省国企改革与产业发展刍议——政府职能转型、吸引外资与发展中小企业并进

(4)11:00-11:20

演讲人:郑海航 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企业重组的发展与得失

(5)11:20-11:40

演讲人:李俊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前景

(6)11:40-12:00

演讲人:李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基于贸易动态的考察

2005年9月23日下午 14:00—17:0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会议内容:

主持人:李俊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主题演讲(14:00—15:40)

(1)14:00—14:20

演讲人:宋冬林 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关于积极引进台湾中小企业群的设想

(2)14:20—14:50

演讲人:劉常勇(Liu,Chang-Yung) 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 Industrial Engineering Ph.D., Auburn Univ.

演讲题目:老企业成长所面临之挑战

(3)14:50—15:10

演讲人:杜莉 吉林大学财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台湾与大陆房地产金融的比较研究

(4)15:10-15:40

演讲人:任盛漢(Jen,Sheng-Han) 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演讲题目:吉林国企民营化思路的商榷——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经验与教训

2.会间休息(15:40—16:00)

3.开放式发言&讨论(16:00—17:00)

2005年9月23日晚 18:30—20:00

会议地点:逸夫图书馆报告厅

会议内容:名家讲座

主持人: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人:陳德昇(Chen,Te-Sheng)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讲座题目:服务型政府建构与挑战:苏南与东北的比较

2005年9月24日上午 8:30—11:3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会议内容:

主持人:陳麗瑛(Chen,Lee-In)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

1.主题演讲(8:30—10:10)

(1)8:30-8:50

演讲人:彭华岗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演讲题目: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原则、方向和途径

(2)8:50-9:20

演讲人:陳清龍(Chen,Ching-Lung) 台湾情境企管顾问公司顾问

演讲题目:竞争与改革——台湾企业改革经验交流

(3)9:20-9:40

演讲人:纪玉山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9:40-10:10

演讲人:吳添彬(Wu,Tian-Biving) 台湾宏宇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顾问

演讲题目:企业改革——企业资源规划与供应链管理建置实务报告

2.会间休息(10:10-10:30)

3.开放式发言&讨论(10:30—11:30)

2005年9月24日下午 14:00—15:30

会议地点: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

会议内容:

主持人:李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主题演讲(14:00—14:30)

演讲人:过文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兼任湖北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演讲题目:场外交易市场改革——台湾之鉴与大陆所向

2.开放式发言&讨论(14:30—15:30)

3.大会闭幕

主 题 演 讲

演讲人姓名

单位及职务

题目

徐传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规范治理结构

于宗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振兴东北经济的逆向思考

陈德昇

台湾政治大学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与挑战 ——苏南与东北的比较

肖万民

吉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陈麗瑛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吉林省国企改革与产业发展刍议 ——政府职能转型、吸引外资与发展中小企业并进

李俊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民营经济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李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基于贸易动向的考察

刘常勇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老企业成长所面临之挑战

任盛汉

台湾台北市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吉林国企民营化思路的商榷 ——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经验与教训

彭华岗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原则、方向、目标及措施

纪玉山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陈清龙

台湾情境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竞争与改革——台湾企业改革经验交流

吴添彬

台湾宏宇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顾问

企业改革——企业资源规划与供应链管理建置

过文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场外交易市场改革 :台湾之鉴与大陆所向

媒 体 报 导

于宗先:最大的梦想就是两岸能够自由交往

(2005年09月23日 10:21) 央视国际

新华社长春9月23日电(记者陆春华 杜学静)“最大的梦想就是两岸能够自由交往,台湾需要大陆的人才,大陆也需要台湾的人才。”75岁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所长于宗先教授22日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台湾的宣传不利于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识。如果两岸青年可以相互交流,就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于老告诉记者。

在于老看来,台湾当局只顾考虑自身所谓的“安全利益”,导致直航一直成为两岸交往的障碍。于老现身说法:“我早上四点从台北起床去赶飞机,晚上六点才到长春,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而如果直航的话也就三个小时左右。因此两岸不能直航最大的伤害者是老百姓。” 1949年就离开家乡远赴台湾的于老说话仍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近年来,对两岸经济有着深刻研究的于老经常参加大陆民间组织的研讨会,这是于老今年第二次来到东北,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参加在吉林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研讨会”。

“没有大陆市场,台湾经济会受很大影响。对外贸易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于老说。

近年来,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4年两岸的间接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了700亿美元,达到783.2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135.5亿美元,大陆从台湾进口647.8亿美元。 于老认为,两岸经济互补性很强,台湾和大陆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比如台湾和东莞电脑产业方面的紧密合作,台商在上海至少已有50万,他们给大陆不仅仅带来了资本,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经验。

在于老看来,台湾应该向大陆游客开放,因为旅游业是“不制造污染的产业,并能解决台湾的失业问题”。于老举了个例子,2004年,大陆去香港、澳门的游客人数分别达到了2100万人次和1600万人次,这大大推动了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而大陆游客到台湾的仅有十几万人次。

作为经济学者,于老十分看好大陆经济的发展。在他看来,“未来20年,大陆经济仍会以相当高的标准发展,第一个十年以7%-8%的速度发展,第二个十年则以5%-6%的速度发展。”

于老说,大陆经济经历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发展后,现在又进一步向中原推进,同时伴随着振兴东北和开发大西部,这种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于大陆经济的发展,现在沿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资本就会慢慢地向内地转移。

他同时说,大陆很多国有企业是政府和银行的包袱,因此国有企业改制能否成功对大陆经济发展非常关键。 于老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主要是国内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因为国内外市场已经融为一体,国外投资者在中国投资设厂,同中国本土企业不仅仅竞争国际市场,也要竞争中国国内市场。

东北振兴必须要转变人的观念

2005-09-25 11:10:26 新华报业网

新华社长春9月25日电(记者陆春华 杜学静)在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两岸学者纷纷为东北振兴献计献策,他们认为,实现东北振兴必须要转变人的观念。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彭华岗认为,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搞不好,也并不是说私营企业一定能搞好,关键是要转变人的观念,要按市场化运作。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麻彦春教授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包括企业一方的人,也包括政府一方的人,但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市场,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状态。

台湾学者于宗先说:“一个人很难逾越他的习惯领域,在思考上是如此,在行为上亦复如此。”在他看来,“东北年纪大了,观念旧了”,振兴东北必须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副会长任盛汉通过一则报道指出转变观念的重要性。该报道说,三分之二的企业经营者并不支持引进战略投资者。任盛汉据此认为,要想尽方法让职工以企业为荣、以企业为乐,不能只在一旁等“扶贫脱困”。

大陆研究生关注台湾经济发展 盼亲身去台湾看看

2005-09-24 17:27更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9月24日电(记者陆春华 杜学静)记者从正在吉林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上发现,大陆研究生向组委会提交的论文很大一部分都涉及了台湾经济发展,参会的大陆研究生也纷纷表示如果能亲自去台湾看看,会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学习研究。

记者随手翻了一下组委会提供的研讨会论文摘要,《浅析台湾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台湾农民健康保险发展状况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探析》《两岸经济合作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意义》……这一篇篇出自大陆研究生之手的论文无疑表明了他们对于台湾经济的高度关注。

然而,大陆研究生也承认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发掘一些二手资料,因此非常希望通过两岸高校之间的交流,亲自感受一下台湾经济发展的脉搏。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薛继坤说,大家平时也比较关心台湾经济发展走势,台商在大陆沿海地区投资很多,但在东北地区比较少,因此就想探讨一下台湾与东北地区的合作前景问题。而在吉林大学攻读保险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刘威岩表示,同学中间平时也聊聊台湾的政治和经济,现在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比如保险方面,就值得大陆借鉴。

株洲工学院副院长罗定提教授说,以前两岸互相不太了解,现在两岸经贸往来非常密切,因此大家更加渴望相互了解,而台湾的政治经济也成为大陆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台湾中山大学刘常勇教授说,因为存在一些障碍,大陆学生去台湾交流的机会相对于台湾学生到大陆交流的机会要少。在他看来,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从长期来看,要比经贸交流更加重要。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指出,通过此次海峡两岸研讨会,吉林大学也希望同台湾的大学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合作培养人才,互派学生、老师,进行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百多名学者共为东北振兴献计献策

新华网长春9月23日电(记者陆春华杜学静)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于23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纷纷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

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所长于宗先院士认为,振兴东北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观念。在他看来,“东北年纪大了,观念旧了”,如果能够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东北10年以后能够赶上南方,因为东北本身的经济基础不错,同时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发达的教育,而且人口密集度也不高。

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肖万民指出,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东北国企改革。而国企改革需要做到“四个到位”和“一个基本”,即职工身份转换、债权债务处理、国有资本退出和整体改制到位,以及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包括海峡两岸企业的改革与重组、大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与改善软环境、东北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东北与台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等。

本次研讨会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大陆社会经济研究所、财团法人台湾产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台北市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主办。

本次研讨会也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科研机构的牵线搭桥,实现东北和台湾商贸企业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为大陆企业特别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http://news.163.com 2005-09-23 15:49:46 来源: 新华网

专家建议--- 台商密集区应开设台资银行

《东亚经贸新闻》2005年9月24日第14版

吉林国企改革怎么改?台湾专家也来支一招!

23日,“第无接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在吉大召开。

台湾资深学者于宗先院士、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陈德升所长等在台湾学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建议一:台商密集区应开设台资银行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教授陈丽瑛认为,中国内地由于服务业改革进度不够快,尤其金融服务业改革的滞后,影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脚步。

因此海峡两岸需要充分进行沟通和合作,可以尝试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在内地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台商企业密集地区,优先开设独资的台资银行。

建议二:老国企振兴要利用好证券市场

于宗先院士认为,要将国有企业彻底从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就要使其公司化。在公司化之后,将所有资产经重估后加以证券化。将经理及员工的部分待遇及奖金以证券形式支付,让其持有一部分企业的产权;对离休与退休员工,应酌量发给其证券,使其成为企业的股东,同时成立一个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经营国有企业证券化资产。

同时,企业也可以接受私人、民营企业,甚至外国企业的投资。

建议三:老国企可与员工合办新公司

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刘常勇认为,吉林老国企面临的主要困难并非仅靠股份制改造或嫁接外资就可以获得解决。

他建议,老国企应鼓励与支持具有创业精神的经理人和员工从事新事业开发,以合伙方式让他们拥有自主经营权,并协助引进外部资金与外部专家。

他举例说,假设一家老国企采取这种创业型新事业开发模式,预计将开发20家新企业,每家可分流30到50位员工,并投入少于100万元的资源,未来只要有五家新公司获得重大成功,市值成长10倍以上,那么这项新事业投资就至少可获得250%的回收。

建议四:应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国有资本运营的底效率和保值增值问题。

从世界各国公司制企业的经验来看,建立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机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我们绝大多数已经改制企业的治理结构都存在严重不规范和制度缺失的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化改造之后,必须把深化改革的重点转向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