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9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科研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会。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张东刚教授主持开题报告会。他要求开好头,研究出真东西;同时针对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项目研究必须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还要研究环保与循环经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项目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关系等等,真正能够探索出一条新的研究组织形式。省长助理徐建一、副校长王胜今出席会议并讲话。校社会科学处、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专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宋冬林教授做总体发言,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角度综合提出项目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内容。课题组的其他专家也就相关子课题进行了发言: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作了题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研究》的报告;黑龙江大学焦方义教授作了题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研究》的报告;董运生博士代表刘少杰教授做了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的报告;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相继作了报告,纪玉山教授作了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的报告;李俊江教授作了题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兼论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的报告;谢地教授作了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的产业组织规律及制度创新研究》的报告;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吴宇晖教授作了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报告以及英国白金汉大学唐端仪(Junie Tang)女士作了《21世纪中国东北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振兴的新模式——关于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报告。
与会代表在开题报告会之后召开研讨会,就具体问题和相关问题做了一些调整,纷纷表示能够顺利完成实施重大攻关项目,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出精品和出珍品,并希望为政府献计献策,以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
重大攻关项目是教育部为了实施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而筹划的六大计划之一,是一种新型的软体研究组织,不同于985计划、211工程和科研基地等运行机制。《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项目是由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申报的,成为教育部2003年落实重大攻关项目以来第1个中标者。项目组已经完成的研究报告《关于实施“打包改制”带动东北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制度创新走出困境的建议》一文引起了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吉林省领导的重视,目前吉林省已经依据建议选定城市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