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在本年初,我中心研究人员李俊江教授、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等十余名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及东北地区历史上长期以东北中心城市长春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域特点,提出在东北中心城市长春建设东北总部经济基地的建议。
李俊江教授等专家学者们认为,总部经济是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在发展区域经济上领先一步,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样板区域;再之后就是20世纪下半叶的亚洲地区,随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发展,亚洲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部经济的成功样板,无论国际、国内都有典型的案例。例如,美国的曼哈顿、法国的拉德方斯、日本东京新宿、我国长三角的上海、环渤海的北京。总部经济的崛起,它必然会吸引大批跨国公司,高成长公司的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在这个区域的中心安家落户,同时又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总部经济。
建立东北总部经济是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善。我国经济增长仍在快速轨道上运行,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产品服务,资本技术的流量也会随之快速增加,市场的容量急剧扩大,这为跨州公司在东北地区提供了巨大需求。其次,境外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发展,无疑会促进一个多元共存、安全诚信、竞争合作、持续共营的投资贸易和产业发展环境。第三,地区总部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开放便捷高效的市场化区域环境。这个环境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生产基地;二是销售中心;三是足够完善的规模型专业化贸易市场。长春市将要成为东北经济中心,已经具备了一个条件即生产基地,而另外两个条件不具备即销售中心和贸易市场。(通过建设东北总部经济就可以完善这两个条件,进而扫清东北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正是这个条件恰恰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经济在全国发展较缓慢的瓶颈,使东北三省良好的生产加工基地的优越条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在东北中心城市长春建设东北总部经济基地,将是解决东北经济发展瓶颈的最佳、最快捷的途径。进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成后的东北总部经济基地将组成吉林省乃至东三省经济链条的“连环锁”,为提升长春市在国内外的声誉和综合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带动东北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早日并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同时,入世后,东北将会成为一大批大型国际金融、保险机构争夺的市场之一。从目前东三省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没有形成金融品牌形象的金融中心。如果长春率先倡导提出建立东北金融保险总部的集聚地,就会为长春打造东北金融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进一步引导长春发展成为东北金融保险中心是切实可行的。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的总部经济所在地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地理位置看:长春同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邦交历史源远流长;地理位置较香港、上海、北京更加邻近韩、日、俄,为东北中心枢纽。自古,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就有宝坻之称。这里是满族的发源地,明末入关后,经过康、雍、乾几代的努力,一度空前盛世。到了近代,长春更以其东北中心的地源优势成为东北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军事要地。解放战争中,中共关上锦州大门,攻克四平,解放长春,取得东北战役决定性的胜利,为解放全国定乾坤。建国后,东北工业为恢复国民经济,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援内地、和西部边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以胡总书记为核心的本届领导集体,用智慧的眼光,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重新焕发出活力。其次,从政治(省会)、经济(汽车城)、文化(电影城)、教育(长春拥有70余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科研院所,万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在国内位于前列;教育资源仪次于北京上海)等社会资源来看,长春承担东北总部经济的职能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因此,通过在长春建立总部经济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进而促进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老工业生产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集散地。
从东北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划的角度看,建立东北总部经济,符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是省会城市长春经济的深化和细化。东北总部经济基地是以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的总部楼群,形成集办公、科技、商业、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建成后将容纳独体、独栋、独立产权、独立冠名的公司总部办公楼600余座和20余座大型科商贸交易大厦。东北总部基地不仅仅是600栋楼,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灵魂的区域,是一个文化、思想、技术交流、经济贸易的平台。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东北总部经济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规模、经济效益。从规划设想来看,东北总部经济基地占地面积2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69,平均绿地50%,停车位超过国家标准两倍,形成办公及服务区、商业区、金融区以及科技区为一体,由4个中心部分构成,即东北国际高技术产品交易中心一条街,东北国际现代商业中心一条街,东北国际金融中心一条街,东北总部经济办公中心一条街,总投资约40亿人民币,预期3—5年分三期全部建成,通过多元化筹资渠道解决。东北总部经济建成后,将形成600亿元的技工贸总收入和20亿元的税费收入,解决约15万人就业问题。
在长春建立东北总部经济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前景,集中体现为市场辐射力比较强,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产生六种效应:l、税收供应效应,一个总部在那里,结算中心一般就在总部,部分税收都得上交总部所在地;2、产业乘数效应,一个总部入驻一个区域,往往能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水平;3、消费带动效应,一个总部的研发、生产、投入及交通运输、个人消费等消费活动都在本区域实现;4、劳动就业效应,商务服务产生的就业与生活服务产业的就业往往能带动新的就业;5、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地区总部越密集,说明这个城市的条件较优越,越能吸引企业总部,使城市设施条件更趋完善;6、企业品牌及可持续发展效应,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建设,加速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进而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专家们普遍认为,东北总部经济基地新经济区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打通整个东三省经济脉络,从而走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盘棋。彻底打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战略这一仗,成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扭转乾坤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