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快讯 - 正文

中心举办题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博士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博士访问大陆 开启海峡两岸企业合作之新契机”的博士论坛

发布日期:2005-05-25编辑:点击:

2005年5月25日下午,中心举办第三十次国有经济博士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博士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博士访问大陆开启海峡两岸企业合作之新契机”,邀请到了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财经法学组法律学学士、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经济贸易组企业管理硕士、美国克拉克里维斯西北法学院法学硕士及程序法与法律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博士班法律经济学专业博士后选人郭杨骞主讲。

郭杨骞博士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和中心的师生进行交流:

一、对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和概括

郭博士首先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的时空背景。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政府对中国海峡“两岸”态度呈现了暧昧的态度;从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看,近些年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互动出现了几次分水岭,但是由于台独意识不断地被显性化与强调化以及去中国化,两岸关系呈现了迅速而持续性地恶化;从台湾岛内的情况看,经济上出现持续的低迷与边陲化,党派之间出现蓝营被绿营不断的红色化之挑衅与形式民主的欺骗,连与宋对自己的历史责任的愧疚与期许等,都构成了这次台湾主要党派访问大陆的因素。

连、宋的访问,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发表了三项体认;提出了五个促进;破解了国共之间长达60年的隔绝与不信任;建立两岸间国共亲之间的高层交流与危机处理热线等等。通过这次访问,大陆赠送了台湾同胞丰厚的礼物,赠送大熊猫加深两岸同胞的情感;以农产品免税与亲尝让两岸农业科技与同胞心手相连;藉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湾观光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等认识;由两岸经济合作区为建立两岸四地的大中华经济区催生;以教育资源平等共享强化两岸学生与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分析了海峡“两岸”企业经营的比较优势以及主要的合作领域

台湾企业的优势在于:国际化、信息化、整合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资本市场运营方式、组织多元与灵活性、应对危机的机动性、管理机制与财务调控能力、企业文化的永续能力等;大陆企业的整体优势在于:生产要素相对之优势,如劳动力、原物料与土地成本等;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以人口绝对数所构筑的广大现实与潜在市场;强势与稳固的政治与经济领导人;不可替代的国际组织发言权与对抗力量;持续的经济成长与经济体制等制度的改革;中国传统的奋进心与对教育、经济、文化的重视与追求;科学技术研究的持续与突破;智能型人才与资源的累积;尚未开发的资源与地域仍有空间;国际市场上的良好预期。

近些年,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由低技术往技术含量高发展;由三来一补往整理大陆采购进行装配;由小额投资往大型资本投资多元发展;由着重外销市场往大陆市场开发;由低廉劳动力往高附加价值的智力资源;由台湾独资转为国际联合资本合作;由珠江三角洲与福建沿海地区向北进行拓展;由轻工业单一向轻重农服产业多元化;由台资私营企业视角转向大陆各型企业体合作。可见,两岸企业合作的实质产业领域在于:农业科技、石化工业、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科技研发与组装装配产业、教育产业、金融与保险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国营与国有企业、养殖渔业以及服务业等。

三、对台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间的合作领域和方式做了分析和预测

郭博士对台湾企业未来在东北地区可能的合作动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台湾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和东北地区企业的合作,即农业产品深加工高附加价值化;农业耕种、品种与化学肥料技术现代化;中药原物料与深加工;药业、石化、精密机械、旅游、医疗、教育、服务业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

通过实例分析,郭博士介绍了台湾国营企业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在组织体制上,从国营转向多种组成成份;在股份结构调整上,拓宽了结构的多元化;强化了市场的竞争能力;提升了产品技术;拓宽了产品的发展方向;提升了经营策略;调整了经营态度;规范了财务的自觉度;加强了国际合作;提高了税后营收水平。台湾企业可以在技术提升、经营管理、国际和国内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 开发、经营体制和经营观念、资本市场引进、制度规范化和国际标准化、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建构等方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帮助。

郭博士的讲话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海峡”两岸国有(国营)的有关问题,和郭杨骞博士展开了热烈讨论。

这次论坛由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经济学博士邵学峰老师主持,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聆听并参加了论坛的讨论,同时就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