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经济动态 - 正文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应有进有退:全部退出竞争不现实

发布日期:2013-08-21编辑:点击:

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已基本到位,现在需要的是“有进有退”的局部调整。

据报道,国资委确定今年的重点任务是:调结构(分类监管):对现有国企进行分类和战略定位(弄清各重点行业内布局及央企的地位和作用)。而战略定位的依据,是将国企功能划分为公益性和盈利性,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公益为主盈利为次、盈利为主公益为次”两类。在稳增长的基础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队伍中的一员,笔者认为,这一轮国企改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目前,我们的国有资产分布在金融、电力、能源开采、冶金、石化、交通、通信、军工等部门,以及部分装备制造和高技术行业,即“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装备制造和部分轻工行业,国企和私营、外企处于对等竞争状态。其他多数行业则是民营或外资企业占绝对优势。公有制成分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从1992年的80%以上降低到今天的不足20%。可见,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已基本到位,现在需要的是“有进有退”的局部调整。

国企新分类法须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

提出“公益性(非盈利性)和盈利性”的二分法,是这次拟议中的改革的“创新”之处。如果按照这个二分法,可以将所有经济部门做如下归类:纯公益性的经济部门:只有“不收费”的部门(如公路街道、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才能归入此类。带有公益性、但又有营利性的部门(主要就是被抨击的“垄断型国企”):理论上,只要收费就带有营利性,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如北京地铁、普通邮政、供水供电,明显有公益盈利孰主孰次之分;另外还有三产问题)。竞争性行业。

如此分类,据说一是为完善监管(评价效益上缴红利),二是为结构调整做准备。长期以来,舆论对国有企业的批判,大体也集中在第、第类。批评之一是“国企数量太多,分布行业太广,与民争利、国有经济应退出全部竞争性行业”。批评之二是“国企控制垄断行业、赚取超额利润、导致分配不公”;垄断行业不仅要拆分、让外来资本参股,且更进一步要求国有经济“只应限制在公益性行业”,即国企要退出第类行业,只能存在于第类行业。

要国有经济统统退出包括铁路电力通信石油资源等“盈利性垄断行业”,是连西方国家也做不到的事情。让广大百姓参股来“破垄”也不可能,只有大资本才能改变其股权结构。

用“公益性、盈利性”这个维度的分类,客观上是不是在为“国有经济退出盈利性垄断行业”埋下伏笔?对国有企业功能的分类定位,应该采用什么标准,什么维度?

首先要对我们的国企总体战略功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国企的定位很清楚:国企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控制地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中坚力量。

当今经济界上层很多人,对上述文件的提法明显不认同,认为那不过是“陈腐的官方教条”;他们的“愿景”是把国有经济比重降到8%以下(据说这是美国的标准)。笔者愿意指出:恰恰他们的主张才是“陈腐的自由主义教条”。

今天我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从量的扩张转向以自主技术-产业升级为核心,提高整体竞争力、缩小和发达国的差距,实现由大变强,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如城镇化)。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际竞争国内化”,但这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太多关注。西方跨国公司活跃在各个领域,国内多数行业在集中度、企业规模、技术与营销能力方面,还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轻工(如家化、小五金、食品饮料)、服务(如连锁店、连锁酒店)行业,一个个分市场被外企挤占、本国领头企业被吞并、形成外资主导局面。我们的民营企业面临的不是国企竞争的威胁,而是外资竞争的威胁,很多民企缺乏长远眼光或缺乏实力,无力抵挡跨国巨头的威胁利诱。

在这个基本约束条件下,我国经济“重要关键”部门保有骨干国企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确保民族工业独立性和壮大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体制条件。

国企退出全部竞争领域并不现实

“调整国企结构”的焦点,一是垄断性企业,二是“竞争行业”。

垄断包括自然垄断(必须集中统一运行的网络型企业,如铁路电力通信等)、行政性垄断(如石油等战略资源、民航、航运、军工等命脉行业)。所有国家对此类行业,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控制或国企垄断。

要求国企退出全部竞争领域是不现实的。如上述,我国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是“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体制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并重,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用协作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鼓励自主升级、进口替代的产业-贸易政策。这是挑战跨国公司强势竞争和技术垄断的基本条件。

当今我国具备相应的技术经济潜力能和跨国公司较量的企业(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系列中(包括垄断性和竞争性国企)。装备制造的核心骨干企业基本是国有企业。这种行业既是竞争性的,又是战略性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西方巨型企业,它们竞争的成败,关系到中国产业升级的成败。这就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现实。2006年的“徐工并购风波”,就是盲目按“培育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思路,差点被美国摩根吞并、转卖给国外竞争对手。这已经危及到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的生存权。